双氯芬酸钠巴布剂的研制及体内外透皮动力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4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页 |
·双氯芬酸钠简介 | 第12-14页 |
·DCS的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DCS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巴布剂 | 第14-19页 |
·巴布剂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巴布剂基质常用物料 | 第15-17页 |
·巴布剂处方与工艺研究 | 第17-18页 |
·巴布剂质量评价标准 | 第18页 |
·巴布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第18-19页 |
·透皮吸收促进剂 | 第19-23页 |
·二甲基亚砜及其类似物 | 第20页 |
·氮酮 | 第20-21页 |
·吡咯烷酮类 | 第21页 |
·脂肪酸类化合物 | 第21页 |
·醇类、脂肪醇类和二醇类 | 第21-22页 |
·表面活性剂 | 第22页 |
·其他 | 第22-23页 |
·本论文立题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双氯芬酸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处方前研究 | 第24-2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24页 |
·仪器 | 第24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 第24-25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2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25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25页 |
·精密度 | 第25页 |
·DCS理化性质的考察 | 第25-26页 |
·DCS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 | 第25-26页 |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巴布剂处方研究 | 第28-4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基质处方设计 | 第29-33页 |
·骨架材料 | 第29页 |
·交联剂 | 第29-30页 |
·增粘剂 | 第30页 |
·交联调节剂 | 第30-31页 |
·消泡剂 | 第31-32页 |
·保湿剂 | 第32-33页 |
·填充剂 | 第33页 |
·巴布剂中单因素组分的考察 | 第33-39页 |
·巴布剂的制备 | 第33页 |
·考察指标 | 第33-35页 |
·单因素成分对巴布剂性能的影响 | 第35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5-39页 |
·正交试验 | 第39-41页 |
·试验设计 | 第39页 |
·巴布剂质量评价指标 | 第39-40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0-41页 |
·最佳处方的验证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双氯芬酸钠巴布剂体外透皮行为的考察 | 第43-5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动物 | 第43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 第43-44页 |
·检测波长的确立与干扰的消除 | 第43-4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4页 |
·回收率与精密度考察 | 第44页 |
·巴布剂中DCS体外经皮渗透行为考察 | 第44-46页 |
·离体小鼠皮的制备 | 第44页 |
·含促渗剂巴布剂基质的制备 | 第44页 |
·体外经皮吸收试验 | 第44-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不同DCS含量的巴布剂体外透皮行为的考察 | 第46页 |
·不同pH凝胶基质的DCS体外透皮行为的考察 | 第46页 |
·单一促渗剂对DCS体外透皮行为影响的考察 | 第46页 |
·二元促渗效果的考察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不同DCS含量的巴布剂体外透皮行为的考察 | 第46-47页 |
·不同pH凝胶基质的DCS体外透皮行为的考察 | 第47-48页 |
·单一促渗剂对DCS体外透皮行为影响的考察 | 第48-52页 |
·二元促渗剂对DCS透皮效果的考察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双氯芬酸钠巴布剂初步质量评价及稳定性考察 | 第55-6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5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页 |
·DCS巴布剂质量评价方法 | 第55-58页 |
·DCS巴布剂质量评价和稳定性考察 | 第55-56页 |
·体外释放试验 | 第56-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DCS巴布剂质量评价结果 | 第58-59页 |
·DCS巴布剂释放度试验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双氯芬酸钠巴布剂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62-7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2-63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62页 |
·仪器 | 第62-63页 |
·动物 | 第63页 |
·DCS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3-66页 |
·色谱条件 | 第63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63页 |
·分析方法专属性试验 | 第63-6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4-65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65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65-66页 |
·试验方案及血样采集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DCS药时曲线 | 第66-67页 |
·药动学参数计算 | 第67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第67-68页 |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