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类及调查分析 | 第17-40页 |
·检测设备与评价依据 | 第17-19页 |
·智能道路检测车 | 第17-18页 |
·落锤式弯沉仪 | 第18-19页 |
·气候条件分析 | 第19-21页 |
·气温条件 | 第19-20页 |
·降雨量条件分析 | 第20-21页 |
·交通量分析 | 第21-22页 |
·长寿至太平高速公路原路面结构分析 | 第22页 |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裂缝类病害 | 第22-24页 |
·沉陷类病害 | 第24页 |
·坑槽类病害 | 第24-25页 |
·车辙类病害 | 第25页 |
·其他病害 | 第25-27页 |
·检测结果与评价 | 第27-39页 |
·路面检测结果与评价 | 第27-36页 |
·道路强度检测结果与评价 | 第36页 |
·道路车辙检测结果与评价 | 第36-38页 |
·渗水检测结果与评价 | 第38页 |
·钻芯检测结果与评价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沥青路面病害预防及改善技术研究 | 第40-49页 |
·裂缝 | 第40-42页 |
·裂缝类病害预防措施 | 第40-41页 |
·裂缝类病害处治措施 | 第41-42页 |
·水损害 | 第42-44页 |
·水损坏类病害的预防措施 | 第42-43页 |
·水损坏类病害处治措施 | 第43-44页 |
·车辙 | 第44-47页 |
·车辙预防措施 | 第44-46页 |
·车辙处治措施 | 第46-47页 |
·沉陷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长寿至太平段沥青路面大修方案设计 | 第49-69页 |
·路面大修设计总方案 | 第49页 |
·路面加铺方案 | 第49-50页 |
·加铺单层罩面方案 | 第49-50页 |
·加铺双层罩面方案 | 第50页 |
·微表处方案 | 第50-53页 |
·桥面铺装加铺方案 | 第51-52页 |
·匝道路面处治方案 | 第52-53页 |
·路面病害局部翻修设计 | 第53-67页 |
·双层罩面路基段路面的翻修 | 第53-59页 |
·单层罩面路基段路面的翻修 | 第59-66页 |
·匝道沥青路面的翻修 | 第66-67页 |
·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 | 第67页 |
·桥面防水粘结层 | 第67页 |
·防反材料 | 第67页 |
·过渡段的设置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长寿至太平段沥青路面大修试验设计及技术指标 | 第69-94页 |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试验 | 第69-78页 |
·普通沥青与改性沥青 | 第69-71页 |
·集料技术要求 | 第71-74页 |
·外加剂 | 第74-75页 |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75-78页 |
·配合比结果 | 第78页 |
·微表处 | 第78-80页 |
·桥面防水粘结层 | 第80-82页 |
·粘层 | 第81页 |
·贴缝条与防水卷材技术要求 | 第81-82页 |
·玻璃纤维增强封层 | 第82-91页 |
·改性乳化沥青 | 第83页 |
·玻璃纤维 | 第83-84页 |
·碎石 | 第84页 |
·施工与养护工艺流程 | 第84-85页 |
·施工工序 | 第85-91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大修效果评价 | 第94-107页 |
·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 | 第94-96页 |
·微表处的施工质量控制 | 第96-98页 |
·玻璃纤维增强封层质量控制 | 第98页 |
·施工质量验收 | 第98-99页 |
·施工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99-106页 |
·施工存在问题及处理建议 | 第99-105页 |
·存在问题解决情况 | 第105-106页 |
·长梁高速公路大修效果评价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7-10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7-108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