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马中医药交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一、田野调查法 | 第10页 |
二、文献研究法 | 第10页 |
第四节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一、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第二章公共外交相关理论阐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公共外交的界定 | 第13页 |
第二节公共外交的历史变迁与学科发展 | 第13-15页 |
第三节公共外交的兴起与成型 | 第15-17页 |
第四节公共外交的核心问题与理论使命 | 第17-19页 |
第三章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中医药交流 | 第19-31页 |
第一节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历史变迁 | 第19-21页 |
一、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 第19-20页 |
二、19 世纪至20世纪初的马来西亚的中医药 | 第20-21页 |
第二节马来西亚中医药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一、民间中医药组织 | 第21-22页 |
二、中医教育 | 第22-24页 |
三、中医药管理 | 第24-25页 |
第三节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前景 | 第25-26页 |
第四节中马中医药的互动 | 第26-28页 |
一、医治病患 | 第26-27页 |
二、学术互动 | 第27-28页 |
第五节中药来往与贸易 | 第28-29页 |
一、中药往来频繁 | 第28页 |
二、中药贸易状况 | 第28-29页 |
第六节联合办学,培养中医药人才 | 第29-31页 |
第四章中医药交流与公共外交 | 第31-35页 |
第一节中医药交流的文化内涵与实质 | 第31-32页 |
一、中医药交流的文化属性 | 第31-32页 |
二、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济世精神 | 第32页 |
第二节中医药交流在中马两国关系中的作用 | 第32-34页 |
一、展示中国和平发展形象 | 第32-33页 |
二、促进两国民意相通 | 第33页 |
三、拓展国家、区域间合作 | 第33-34页 |
第三节中医药交流能否适应公共外交 | 第34-35页 |
第五章关于中医药文化外交的进一步探讨 | 第35-46页 |
第一节中医药文化外交的界定 | 第35-36页 |
第二节中医药文化外交的目标 | 第36-38页 |
一、展示中国国格,营造安全、和谐的地区环境 | 第36-37页 |
二、推动民间互动、民意相通 | 第37-38页 |
三、提升国家软实力 | 第38页 |
第三节中医药文化外交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 第38-42页 |
一、中医药文化外交的优势 | 第39-40页 |
二、不容小觑的挑战 | 第40-42页 |
第四节开展中医药文化外交的对策和建议 | 第42-46页 |
一、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 第43页 |
二、兼收并蓄,包容不同 | 第43-44页 |
三、追求共赢,和合交流 | 第44页 |
四、通力协作,共塑良好形象 | 第44-46页 |
结语 中医药文化外交:未来大有可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