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几个苏州园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苏州园林及其生态现状第11-12页
     ·苏州园林简介第11页
     ·苏州园林生态现状第11-12页
   ·土壤的修复技术第12-14页
     ·物理修复第12-13页
     ·化学修复第13页
     ·生物修复第13-14页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第14-16页
     ·碳循环第14-15页
     ·氮循环第15页
     ·硫循环第15页
     ·磷元素第15-16页
   ·宏基因组学研究策略第16-17页
     ·宏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6页
     ·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16页
     ·宏基因组文库筛选第16-17页
   ·宏基因组技术概述第17-20页
     ·以PCR为基础的经典研究方法第17-18页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第18-19页
     ·高通量技术第19-20页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0-22页
     ·选题意义第20页
     ·选题内容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几个苏州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第22-30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材料和仪器第22-23页
     ·方法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讨论与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拙政园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第30-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材料和仪器第30-31页
     ·方法第31-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43页
     ·拙政园底泥、土壤细菌与真菌DNA的PCR扩增结果分析第34-35页
     ·拙政园底泥、土壤细菌与真菌DNA的T-RFLP分析第35-40页
     ·拙政园底泥、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第40-41页
     ·拙政园底泥、土壤微生物相似性分析第41-43页
   ·讨论与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拙政园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第45-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材料和仪器第45页
     ·方法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不同季节拙政园底泥、土壤细菌的PCR扩增结果分析第46-47页
     ·不同季节拙政园底泥、土壤细菌的T-RFLP分析第47-51页
     ·不同季节拙政园底泥、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第51-52页
     ·不同季节拙政园底泥、土壤细菌相似性分析第52-53页
   ·讨论与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几个苏州园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第55-64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材料和仪器第55页
     ·方法第55-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不同园林底泥、土壤细菌的PCR扩增结果分析第56-57页
     ·不同园林底泥、土壤细菌的T-RFLP分析第57-60页
     ·不同园林底泥、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第60-61页
     ·不同园林底泥、土壤细菌相似性分析第61-63页
   ·讨论与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4-67页
   ·结论第64-65页
   ·讨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结构中的等离激元—极化激元
下一篇:基于GIS技术的苏南水网密集地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研究--以苏州吴江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