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板新型三价铬钝化液及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页 |
·镀锌层的腐蚀与防护 | 第12-13页 |
·热镀锌的钝化技术 | 第13-22页 |
·六价铬钝化技术 | 第13-15页 |
·无铬钝化技术 | 第15-17页 |
·三价铬钝化技术 | 第17-22页 |
·三价铬钝化的发展前景 | 第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4-3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钝化液的制备 | 第25页 |
·钝化膜的制备 | 第25页 |
·钝化液配方的优化 | 第25页 |
·钝化液成分的选择 | 第25-27页 |
·钝化膜的性能测试 | 第27-30页 |
·醋酸铅点滴实验 | 第27页 |
·浸泡盐水试验 | 第27页 |
·中性盐雾试验 | 第27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27-28页 |
·耐热性 | 第28页 |
·耐水性 | 第28页 |
·耐结合力 | 第28页 |
·耐指纹性 | 第28页 |
·钝化膜组织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28页 |
·六价铬的检测 | 第28-30页 |
第3章 热镀锌板三价铬钝化液及工艺的确定 | 第30-49页 |
·基础工艺的筛选 | 第30页 |
·钝化液组分的确定 | 第30-40页 |
·氯化铬浓度的确定 | 第30-33页 |
·硝酸铬浓度的确定 | 第33-36页 |
·硅氧烷促进剂浓度的确定 | 第36-40页 |
·钝化液配方的优化 | 第40-41页 |
·三价铬钝化膜工艺的研究 | 第41-47页 |
·固化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固化时间的影响 | 第42-44页 |
·pH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镀锌板温度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热镀锌板三价铬钝化膜性能研究 | 第49-58页 |
·三价铬钝化膜耐蚀性能测试 | 第49-52页 |
·醋酸铅点滴实验 | 第49页 |
·盐水浸泡实验 | 第49页 |
·中性盐雾试验 | 第49-50页 |
·塔菲尔极化曲线的测试 | 第50-51页 |
·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 | 第51-52页 |
·三价铬钝化膜物理性能的测试 | 第52-53页 |
·钝化膜的耐热性 | 第52页 |
·钝化膜的耐水性 | 第52-53页 |
·钝化膜的结合力 | 第53页 |
·钝化膜的耐指纹性 | 第53页 |
·三价铬钝化膜的形貌和成分 | 第53-5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53-55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55-56页 |
·钝化液及钝化膜层的六价铬检测 | 第56页 |
·钝化液中的六价铬检测 | 第56页 |
·钝化膜层中的六价铬检测 | 第56页 |
·钝化膜耐蚀机理的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三价铬钝化膜性能的对比 | 第58-64页 |
·中性盐雾试验 | 第58页 |
·电化学测量 | 第58-61页 |
·塔菲尔曲线测量 | 第58-59页 |
·交流阻抗测量 | 第59-61页 |
·钝化膜组织形貌 | 第61-62页 |
·自修复性能对比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