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8页
图表索引第18-20页
1 导论第20-48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0-25页
     ·研究背景第20-23页
     ·研究意义第23-25页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25-38页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第26-32页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第32-38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第38页
   ·本文的研究视角第38-43页
     ·问题的提出第38-42页
     ·研究视角的选择第42-43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第43-46页
     ·研究思路第43-44页
     ·研究内容第44-45页
     ·研究方法第45-4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46-48页
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剖析第48-7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阐释第48-60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界定第48-5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类型第52-5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征第53-54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第54-57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关系第57-60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阐释第60-65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与维度第60-61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第61-6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模式第62-6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成第63-64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边界第64-65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65-68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分析第65-67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可行性分析第67-68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68-75页
     ·市场失灵理论第68-69页
     ·最后贷款人理论第69-70页
     ·金融脆弱性理论第70-72页
     ·经济管制理论第72-74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74-75页
   ·小结第75-76页
3 宏观审慎视角下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第76-119页
   ·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历史追溯第76-79页
     ·流动性风险监管的萌芽阶段第76-77页
     ·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初步发展阶段第77-78页
     ·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逐渐形成阶段第78页
     ·流动性风险监管强化与改革阶段第78-79页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演进第79-108页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探索期(1992-2006 年)第79-82页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发展期(2007-2008 年)第82-85页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完善期(2009 年至今)第85-86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新监管框架第86-108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美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第108-110页
     ·美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架构第108-109页
     ·美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第109-110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英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第110-113页
     ·英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架构第110-112页
     ·英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第112-113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欧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第113-115页
     ·欧盟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架构第113-115页
     ·欧盟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第115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经验借鉴第115-117页
     ·扩大流动性监管范围第115-116页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监管第116页
     ·重视流动性风险的事前监管第116页
     ·提升流动性风险报告要求第116页
     ·实现不同监管部门的协调统一第116-117页
     ·加强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第117页
   ·小结第117-119页
4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现状探析第119-136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监管框架第119-126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第119-122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行监管框架第122-126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实状况第126-133页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总体状况第126-129页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状况第129-131页
     ·中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状况第131-132页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更趋复杂第132-133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评价第133-135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成效第133-134页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不足第134-135页
   ·小结第135-136页
5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证分析第136-148页
   ·相关研究文献梳理第136-139页
   ·指标的选取与实证模型的构建第139-141页
     ·指标的选取第139-140页
     ·实证模型的构建第140-141页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141-147页
     ·数据来源说明第141-143页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143-147页
   ·小结第147-148页
6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第148-159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第148-150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选择第148-149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想第149-150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第150-153页
     ·对现有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的改进第150-152页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开发第152-15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第153-155页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现行监管要求第153-154页
     ·强化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压力测试第154-155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与危机处理机制第155页
     ·从宏观审慎视角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第155页
     ·从宏观审慎视角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危机处理机制第155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第155-158页
     ·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第155-157页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第157页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第157-158页
   ·小结第158-159页
7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策略取向第159-17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两大支柱第159-160页
     ·基于时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第159页
     ·基于空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第159-160页
   ·基于时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逆周期监管机制构建第160-167页
     ·银行体系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分析第160-16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顺周期性的实证分析第162-165页
     ·流动性风险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的构建第165-167页
   ·基于空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策略第167-171页
     ·实施流动性风险差别监管第167-169页
     ·扩大流动性风险监管范围第169-170页
     ·防止流动性风险跨境传导第170-171页
   ·小结第171-173页
8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环境保障第173-181页
   ·健全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法律制度环境第173-175页
     ·在立法层面提高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地位第173页
     ·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第173-174页
     ·完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第174-175页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第175-177页
     ·存款保险制度对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意义第175-176页
     ·进一步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第176-177页
   ·加强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第177-178页
     ·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状况第177页
     ·加强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第177-178页
   ·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第178-179页
     ·发挥货币市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调节作用第178页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178-179页
   ·加强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育第179-180页
     ·大力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第179-180页
     ·加强高等学校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第180页
   ·小结第180-181页
9 总结与展望第181-184页
   ·本文总结第181-182页
   ·研究展望第182-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9页
附录第199-212页
 附录 1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可行性的理论推导第199-206页
 附录 2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演进第206-207页
 附录 3 流动性覆盖率(LCR)通用披露模板第207-208页
 附录 4 相关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计算公式第208-209页
 附录 5 关于存贷比计算口径的调整第209-210页
 附录 6 零售存款项目及无抵(质)押批发融资项目现金流出折算率第210-212页
致谢第212-2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第214-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效益与风险关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