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初中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7页
一、引论第7-9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7页
 (二) 校本课程的目的及意义第7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9页
 (四)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9页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第9-10页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第9页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9-10页
 (三)认知学习理论第10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一) 生物科学素养第10-11页
 (二) 校本课程第11页
四、中学校本课程的研究第11-17页
 (一) 需要评估第11-12页
 (二) 汇文中学校本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第12-13页
 (三) 基于汇文中学的校本课程设计原则第13页
 (四) 组织与实施第13-16页
 (五)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第16-17页
五、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 文献法第17页
 (二) 实验法第17-18页
 (三) 调查法——校本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形成性评价第18-19页
 (四) 调查法——汇文中学生物学校本课程学习兴趣调查第19页
六、生物校本课程模块分类与实验实施案例第19-25页
 (一) 植物分类模块第19-20页
 (二) 制作作品模块第20-21页
 (三) 探究实验模块第21-24页
 (四) 附属课程模块第24-25页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一) 实验研究结果及分析第25-27页
 (二) 《汇文中学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第27-30页
八、讨论第30-33页
 (一) 三维教学目标方面第30-31页
 (二) 《汇文中学生物学校本课程学习兴趣调查表》的结果及分析第31-33页
九、结论第33-34页
 (一) 汇文中学生物学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第33-34页
 (二) 汇文中学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形成性评价第34页
 (三) 汇文中学生物学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4页
十、反思与建议第34-36页
 (一) 校本课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第34页
 (二) 建议第34-35页
 (三) 本研究的局限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附录1第37-43页
附录2第43-45页
附录3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师大版”与“人教A版”基本初等函数(Ⅰ)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呈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