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物资企业经营与管理论文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的构建及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共同配送第14-16页
     ·利润分配第16-18页
   ·研究思路与本文内容第18-23页
     ·研究问题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3页
2 相关理论第23-39页
   ·共同配送第23-26页
     ·配送及其模式与基本策略第23-25页
     ·共同配送的概念第25页
     ·共同配送的形式第25-26页
   ·虚拟物流联盟第26-33页
     ·虚拟物流联盟的性质与特征第27-28页
     ·虚拟物流联盟的生命周期第28-29页
     ·虚拟物流联盟的合作方式第29-33页
   ·计算实验理论第33-39页
     ·社会科学研究的难点第33-34页
     ·计算实验方法第34-37页
     ·计算实验的研究范式第37-39页
3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的构建第39-62页
   ·快递企业的运作模式第39-45页
     ·快递的特征第39-40页
     ·快递企业的业务流程第40-42页
     ·快递运营网点及网络类型第42-44页
     ·快递企业的费用结算方式第44-45页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形成的动因第45-47页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的构建过程第47-48页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的配送策略第48-50页
     ·合作配送的范围第48-49页
     ·订单合并策略第49-50页
     ·费用结算方式第50页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的组织模式第50-56页
     ·共同配送组织模式构建的原则第51页
     ·共同配送组织模式的总体架构与内容第51-56页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的协调机制第56-62页
     ·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第56-57页
     ·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的信任机制第57-60页
     ·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的监督机制第60-62页
4 共同配送下利益分配影响因素的计算实验研究第62-74页
   ·实验研究目的第62-63页
   ·实验背景假设第63-64页
   ·计算实验模型构建第64-67页
     ·模型基本描述第64页
     ·快递企业代理第64-65页
     ·实验规则设计第65-67页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67-74页
     ·共同配送与独立配送第67-68页
     ·企业所处位置对共同配送绩效的影响第68-69页
     ·企业原始配送需求对共同配送绩效的影响第69-71页
     ·支付参数对不同位置企业支付成本的影响第71-72页
     ·支付参数对不同配送需求企业支付成本的影响第72-74页
5 共同配送收益分配模型第74-109页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收益分配分析第74-80页
     ·共同配送收益分配的涵义第74-75页
     ·共同配送收益分配的原则第75-76页
     ·共同配送收益分配的基本过程第76-80页
   ·共同配送合作几种主要的利益分配模型第80-84页
     ·Nash 协商模型第81-83页
     ·基于群体加权重心模型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方法第83页
     ·简化的 MCRS(Minimum Cost-Remaining Savings)第83-84页
   ·修正的 shapley 值法共同配送利益分配第84-96页
     ·基于 shapley 值法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模型第84-86页
     ·基于 AHP 法的快递企业绩效考核第86-94页
     ·修正的 shapley 值法第94-96页
   ·实例分析第96-109页
     ·实例背景介绍第96-100页
     ·基于 shapley 值法的利益初始分配第100-101页
     ·基于 AHP 法的快递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第101-107页
     ·确定快递企业位置及原始配送需求对利益分配的影响值第107-10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09-112页
   ·论文研究结论总结第109-110页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7页
附录 主要程序代码第117-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PL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评价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房价值影响的研究--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