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概况及其性质 | 第14-19页 |
(一) P2P网络借贷平台兴起和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二)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概念和核心价值 | 第15-16页 |
(三) P2P网络借贷的价值 | 第16-19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作模式与法律性质分析 | 第19-32页 |
一、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运作模式分析 | 第19-26页 |
(一)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运作模式分析 | 第19-24页 |
(二)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运作模式分析 | 第24-26页 |
二、P2P平台与其他金融机构借贷方式之比较 | 第26-31页 |
(一) 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借贷业务 | 第26-28页 |
(二) 非吸收存款类贷款机构 | 第28-29页 |
(三) “优选计划”与理财产品之比较 | 第29-31页 |
三、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 | 第31-32页 |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现存风险分析 | 第32-44页 |
一、法律风险 | 第32-35页 |
(一) 涉嫌高利贷的风险 | 第32-33页 |
(二) 涉嫌非法经营风险 | 第33-34页 |
(三) 涉嫌非法集资的风险 | 第34-35页 |
二、操作风险 | 第35-37页 |
三、信用风险 | 第37-40页 |
(一) 来自借款人信用风险 | 第37-39页 |
(二) P2P平台信用评级中欺诈的风险 | 第39页 |
(三) P2P平台虚构债权的风险 | 第39-40页 |
四、流动性风险 | 第40-42页 |
(一) 平台保本付息承诺 | 第40页 |
(二) 债权转让模式 | 第40-41页 |
(三) 净值标 | 第41-42页 |
五、发展路径的证券化 | 第42-44页 |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监管制度完善建议 | 第44-67页 |
一、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现状探析 | 第44-54页 |
(一) 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探析 | 第44-51页 |
(二) 英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探析 | 第51-53页 |
(三)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启示 | 第53-54页 |
二、国内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概况 | 第54-58页 |
(一) 国内现有法律监管概况 | 第54-55页 |
(二)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监管尝试 | 第55-56页 |
(三) 金融信息服务资质监管尝试 | 第56-57页 |
(四) P2P平台行业协会自律 | 第57-58页 |
三、对P2P网络借贷的法律监管的原则探讨 | 第58-61页 |
四、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完善建议 | 第61-67页 |
(一) 确定监管主体及监管法律 | 第62-63页 |
(二) 完善P2P平台运作监管制度 | 第63-65页 |
(三) 完善信贷风险评价机制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