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理论背景与学术意义 | 第9页 |
| ·社会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研究重点 | 第16页 |
| ·研究难点 | 第16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 2.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及加强国家认同的意义 | 第17-22页 |
| ·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 ·国家认同的含义 | 第17页 |
| ·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的含义 | 第17-18页 |
| ·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 第18-19页 |
| ·加强维吾尔族国家认同的意义 | 第19-22页 |
| ·加强维吾尔族国家认同是培养爱国主义意识的核心 | 第19-20页 |
| ·加强维吾尔族国家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保障 | 第20页 |
| ·加强维吾尔族国家认同是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的需要 | 第20-21页 |
| ·加强维吾尔族国家认同是国家发展、搞好民生的前提 | 第21-22页 |
| 3.鲁克沁镇维吾尔族国家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2-32页 |
| ·鲁克沁镇维吾尔族国家认同现状调查 | 第22-29页 |
| ·被调查者情况 | 第22页 |
| ·鲁克沁镇维吾尔族国家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第22-29页 |
| ·调查问卷与个案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 ·影响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 | 第29-30页 |
| ·影响教职工、个体户、农民及无业人员国家认同的因素 | 第30页 |
| ·结果总析 | 第30-32页 |
| ·师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 ·维吾尔族群众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 4.影响鲁克沁镇维吾尔族国家认同的因素总结 | 第32-38页 |
| ·促进鲁克沁镇维吾尔族国家认同的积极因素 | 第32-34页 |
| ·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的开展 | 第32页 |
| ·处理好经济发展、民族差异和宗教信仰等社会问题 | 第32-33页 |
| ·高度重视民族关系工作和培养民族干部 | 第33页 |
| ·“双语教学”的大力推行 | 第33-34页 |
| ·影响鲁克沁镇维吾尔族国家认同的消极因素 | 第34-38页 |
| ·民族政策的宣传、落实不到位 | 第34-35页 |
| ·社会与家庭经济方面的不利因素 | 第35-37页 |
| ·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第37-38页 |
| 5.加强维吾尔族国家认同的途径 | 第38-46页 |
| ·进一步完善落实民族政策,维护各民族人民的合法利益 | 第38-40页 |
| ·尊重和保护当地维吾尔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 第38-39页 |
| ·重视选拔“德才兼备”的维吾尔族干部 | 第39页 |
| ·正确推行“双语教学”的同时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 第39-40页 |
| ·调动经济发展,加强国家认同感 | 第40-42页 |
|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 第40-41页 |
| ·围绕本地区经济利益解决突出问题 | 第41页 |
| ·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维吾尔族群众的实际困难或问题,增强国家认同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 第41-42页 |
| ·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 | 第42-43页 |
| ·调整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平等和团结 | 第42-43页 |
| ·加强维吾尔族法律意识 | 第43页 |
| ·着重遏制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 | 第43页 |
|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来加强国家认同意识 | 第43-46页 |
| ·了解本民族历史的同时摆脱极端思想的束缚 | 第44页 |
|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国家至上理念 | 第44-45页 |
| ·以和谐为重,克服排斥心理,要敢于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性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附录 | 第47-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