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电磁学、电动力学论文--电磁学论文--物质的电磁性质论文

金属周期结构电磁超介质吸波体的设计及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30页
   ·左手材料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22页
     ·左手材料的概念第9-12页
     ·左手材料的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现状和意义第13-15页
     ·左手材料的实现第15-22页
       ·负介电常数结构的提出第15-17页
       ·负磁导率结构的提出第17-18页
       ·左手材料的实验实现第18-19页
       ·左手材料研究进展第19-22页
   ·电磁超材料吸波体的研究进展及意义第22-28页
     ·电磁超介质吸波体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2-23页
     ·电磁超介质完美吸波体的实现第23-24页
     ·电磁超介质吸波体的研究进展第24-28页
   ·本文工作内容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2 周期性结构参量对左手通带位置影响的研究第30-41页
   ·引言第30-31页
   ·理论分析第31-32页
   ·单元结构参数和模拟环境第32页
     ·模拟环境设置第32页
     ·单元结构参数第32页
   ·模拟方法第32-33页
   ·模拟结果第33-40页
     ·连续金属线宽度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3-34页
     ·金属板宽度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4-35页
     ·连续金属线长度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5-36页
     ·金属板长度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6页
     ·连续金属线和金属板间距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6-37页
     ·连续金属线和金属板厚度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7-38页
     ·基板厚度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8-39页
     ·基板材料对左手通带位置的影响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3 电磁超材料吸波体吸波特性研究第41-48页
   ·超材料吸波体的理论分析第41-42页
   ·电磁超材料吸波体的模型设计第42-43页
     ·模拟环境设置第42页
     ·单元结构参数第42-43页
   ·单元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第43-47页
   ·小结第47-48页
4 全文总结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耦合的双带SERS基底的研究
下一篇: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理论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