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SERS发展由来 | 第10-13页 |
·光的散射与拉曼散射效应 | 第10-12页 |
·SERS的发展由来 | 第12-13页 |
·SERS基底的研究新进展及现状 | 第13-15页 |
·本论文的工作设想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2 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性能 | 第17-32页 |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 | 第17-23页 |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激发 | 第17-18页 |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特点 | 第18-20页 |
·金属纳米粒子的形状,尺寸及周围介电环境对LSPR的影响 | 第20-23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 | 第23-26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色散关系 | 第23-25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方式 | 第25-26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光学特点 | 第26页 |
·表面等离子体耦合 | 第26-32页 |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杂化 | 第26-29页 |
·LSPR与SPP的耦合效应 | 第29-32页 |
3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及其有效性讨论 | 第32-40页 |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 | 第32-34页 |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DDA方法的有效性讨论 | 第37-40页 |
4 金纳米环-SiO_2-金膜的表面等离子体性能及场增强效应研究 | 第40-50页 |
·前言 | 第40页 |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取 | 第40-41页 |
·介电层厚度对LSPR处的吸收系数及局域电场分布的影响 | 第41-45页 |
·介电层厚度对LSPR频率及其吸收系数的影响 | 第41-43页 |
·镜像场效应对近场分布的影响 | 第43-45页 |
·LSPR与SPP耦合下的双带吸收及局域场增强效应 | 第45-49页 |
·LSPR与SPP的强烈耦合 | 第45-46页 |
·强烈耦合下的场增强效应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