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民事案由变更的一般考察 | 第9-26页 |
第一节 民事案由的基本理论 | 第9-19页 |
一、 民事案由的概念的深层分析 | 第9-15页 |
二、 民事案由制度的价值 | 第15-17页 |
三、 民事案由的确定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民事案由的变更 | 第19-22页 |
一、 民事案由变更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 民事案由变更的现实需求 | 第20-21页 |
三、 民事案由变更的分类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民事案由的变更程序 | 第22-26页 |
一、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概念及性质 | 第22页 |
二、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价值 | 第22-24页 |
三、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辐射领域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案由变更的现状透视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民事案由变更的相关规定 | 第26-31页 |
一、 《案由规定》的嬗变与解析 | 第26-27页 |
二、 《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案由的隐性规范 | 第27-31页 |
第二节 民事案由变更的实践状况与问题 | 第31-35页 |
一、 民事案由变更的实例展示 | 第31-33页 |
二、 民事案由变更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交困现状及其原因 | 第35-38页 |
一、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立法缺失 | 第35页 |
二、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实践困惑 | 第35-36页 |
三、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现状产生的原因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民事案由变更与其他的诉讼制度之衔接的理论探讨 | 第38-50页 |
第一节 民事案由变更与诉的制度的运行 | 第38-41页 |
一、 诉的变更的概念解析 | 第38-39页 |
二、 诉的变更与民事案由变更的关系 | 第39-40页 |
三、 诉的变更对民事案由变更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民事案由变更与案件的定性权行使 | 第41-44页 |
一、 案件定性权的涵义 | 第41-42页 |
二、 案件定性权的主体 | 第42页 |
三、 案件定性权对民事案由变更的影响 | 第42-43页 |
四、 行使案件定性权的现实问题及后果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民事案由变更与管辖制度间的关联 | 第44-45页 |
一、 民事案由与确定管辖的关系 | 第44页 |
二、 民事案由变更对管辖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民事案由变更与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 第45-50页 |
一、 民事案由与当事人辩论权行使 | 第45-46页 |
二、 民事案由变更与当事人的举证行为 | 第46-48页 |
三、 民事案由变更与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构建 | 第50-62页 |
第一节 构建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原则 | 第50-55页 |
一、 当事人的变更权与法院决定权相结合原则 | 第50-52页 |
二、 范围法定原则 | 第52-53页 |
三、 程序连贯原则 | 第53-55页 |
第二节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的立法构想 | 第55-57页 |
一、 案由的变更情形 | 第55-56页 |
二、 案由变更的提出 | 第56页 |
三、 案由变更的时间 | 第56-57页 |
四、 法院对民事案由变更权的释明义务 | 第57页 |
第三节 案由变更程序与相关制度的立法关联 | 第57-62页 |
一、 对当事人的节制性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57-58页 |
二、 对当事人平等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58-59页 |
三、 完善对法院的约束 | 第59页 |
四、 完善民事案由变更情况下的管辖规则 | 第59-60页 |
五、 民事案由变更程序对举证权利的保障措施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