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第一节 纳米技术与肿瘤医学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 | 第14-19页 |
·基质、敏化剂和激活剂的选择 | 第14-15页 |
·晶体结构的控制合成 | 第15-16页 |
·形貌和尺寸的控制合成 | 第16-17页 |
·发光性能的调控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水相转移技术 | 第19-20页 |
·疏水性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水相功能化 | 第19-20页 |
·一步法合成亲水性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 | 第20页 |
第四节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靶向功能化 | 第20-29页 |
·靶向功能化的意义 | 第20-21页 |
·肿瘤标记物 | 第21-22页 |
·靶向机制 | 第22-24页 |
·上转换纳米材料靶向策略设计 | 第24-28页 |
·双靶向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第五节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 | 第29-39页 |
·多模态成像 | 第30-33页 |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33-36页 |
·上转换纳米粒子在光动力治疗方面的应用 | 第36-39页 |
第六节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 | 第39-41页 |
第七节 本课题的设计思想及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二章 一步法制备靶向上转换纳米探针用于活体近红外荧光和磁共振双模态成像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44-47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4-45页 |
·仪器 | 第45页 |
·制备HA-UCNPs纳米粒子 | 第45-46页 |
·细胞毒性及靶向成像 | 第46页 |
·双模态活体成像 | 第46-47页 |
·组织免疫分析 | 第47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7-55页 |
·HA-UCNPs的表征 | 第47-50页 |
·HA-UCNPs的光磁性质 | 第50-51页 |
·HA-UCNPs纳米探针的细胞靶向成像 | 第51-52页 |
·HA-UCNPs纳米探针的活体成像 | 第52-54页 |
·HA-UCNPs纳米探针的生物毒性 | 第54-5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传感、成像和治疗一体化上转换发光纳米探针在肿瘤细胞中的应用 | 第56-69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仪器 | 第58页 |
·CPT-HA-UCNPs纳米探针的制备 | 第58页 |
·CPT-HA-UCNPs/GO纳米传感体系的构建 | 第58-59页 |
·细胞毒性 | 第59页 |
·细胞成像 | 第59-60页 |
·TOPO Ⅰ的测定 | 第60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CPT-HA-UCNPs纳米探针合成与表征 | 第60-62页 |
·CPT-HA-UCNPs/GO纳米传感体系的构建 | 第62-63页 |
·CPT-HA-UCNPs/GO传感体系的检测原理 | 第63-65页 |
·选择性 | 第65-66页 |
·细胞成像 | 第66-67页 |
·肿瘤细胞治疗 | 第67-6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双靶向上转换纳米探针用于双色荧光导向的光动力学治疗 | 第69-84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69-70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70-74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70-71页 |
·仪器 | 第71页 |
·双靶向UCNPs-C_(60)双色荧光探针的构建 | 第71-72页 |
·单线态氧的检测 | 第72页 |
·细胞毒性试验 | 第72-73页 |
·细胞成像 | 第73页 |
·细胞内的活性氧检测 | 第73-74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74-83页 |
·UCNPs-C_(60)纳米粒子的构建与表征 | 第74-76页 |
·单线态氧的体外检测 | 第76-77页 |
·UCNPs-C_(60)纳米粒子肿瘤细胞靶向成像 | 第77-81页 |
·UCNPs-C_(60)纳米粒子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 第81-8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个人简历 | 第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