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成仿吾的文学批评活动及其渊源 | 第13-26页 |
(一) 成仿吾的文学批评活动 | 第13-14页 |
(二) 文化语境与时代背景 | 第14-17页 |
(三) 成仿吾文学批评思想的学术渊源 | 第17-26页 |
二、成仿吾文学批评的理论内涵与特征 | 第26-43页 |
(一) “表现说”:“自我表现”向“阶级意识表现”过渡 | 第26-31页 |
(二) “真实说”:“客观真实说”与“主观真实说” | 第31-36页 |
(三) “同情说”:包容与感同身受 | 第36-39页 |
(四) “超越说”:超越既定形式与自我反省 | 第39-43页 |
三、成仿吾文学批评观的实践 | 第43-55页 |
(一) 诗歌批评 | 第43-49页 |
(二) 小说批评 | 第49-55页 |
四、成仿吾文学批评观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 第55-62页 |
(一) 成仿吾对创造社的影响 | 第55-56页 |
(二) 成仿吾文学批评观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影响 | 第56-60页 |
(三) 成仿吾文学批评观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影响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