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一、黑龙江省法律援助基本情况 | 第10-16页 |
(一)法律援助机构情况 | 第10-12页 |
1、法律援助机构数量 | 第10页 |
2、法律援助机构性质 | 第10-12页 |
(二)法律援助机构人员情况 | 第12-13页 |
(三)法律援助经费情况 | 第13-14页 |
(四)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量、类型及承办人员情况 | 第14-16页 |
二、黑龙江省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6-21页 |
(一)法律援助机构性质不一,模式不同,职能划分不清 | 第16-18页 |
1、上下级法律援助机构性质不一致,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混杂 | 第16页 |
2、我省法律援助机构模式多样化,未形成统一模式 | 第16页 |
3、同级法律援助机构存在管理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职能划分不清 | 第16-18页 |
(二)法律援助人员年龄分布不均,没有形成梯队建设 | 第18页 |
(三)法律援助经费不足,来源单一 | 第18-19页 |
(四)经济困难标准过低,法律援助范围有限 | 第19-21页 |
三、完善黑龙江省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议 | 第21-34页 |
(一)法律援助机构行使行政职能,应统一机构性质为行政机构,理顺机构性与职能关系 | 第21-25页 |
1、法律援助机构主体身份是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 | 第21-22页 |
2、法律援助行为性质是具体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行政给付行为 | 第22-23页 |
3、整合现有法律援助机构,按需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 第23-25页 |
(二)在法律援助主体上,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主体并存的法律援助系 | 第25-29页 |
1、明确法律援助机构的律师具有公务员和法律援助律师双重身份 | 第25-26页 |
2、建立社会执业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 第26-27页 |
3、基层法律服务人员是法律援助主体的有益补充 | 第27-28页 |
4、加强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 第28-29页 |
(三)在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上,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筹资和补充制度 | 第29-31页 |
1、单独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经费账户,建立最低经费保障机制 | 第29-30页 |
2、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办案成本分担制度 | 第30-31页 |
(四)在法律援助范围上,提高受援方经济困难标准,扩充法律援助案件类型 | 第31-34页 |
1、经济困难标准由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为城镇最低工资标准 | 第31-33页 |
2、扩大法律援助事项的范围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