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LUV老化箱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9-13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第9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9-10页 |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 第10页 |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10-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和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17页 |
·系统概述 | 第14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14-17页 |
·硬件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4页 |
·系统硬件的整体结构 | 第14-15页 |
·系统软件的整体结构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7-31页 |
·ARM体系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外围电路设计 | 第18-31页 |
·S3C2440存储器概述 | 第18-19页 |
·SDRAM | 第19-20页 |
·NAND FLASH | 第20-21页 |
·NAND FLASH(K9F2G08)概述 | 第20-21页 |
·NAND FLASH启动方式 | 第21页 |
·NAND FLASH管脚配置 | 第21页 |
·NAND FLASH操作步骤 | 第21页 |
·通讯模块设计 | 第21-24页 |
·串行通信模块设计 | 第21-22页 |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22-23页 |
·以太网控制器接口电路 | 第23-24页 |
·LCD接口电路 | 第24-26页 |
·电机连接电路 | 第26-27页 |
·温湿度控制部分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温湿度传感器 | 第27-28页 |
·加热电路 | 第28页 |
·降温电路 | 第28页 |
·加湿电路 | 第28-29页 |
·报警电路 | 第29页 |
·PCB板的设计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建立 | 第31-66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31页 |
·Boot Loader模块设计 | 第31-42页 |
·Boot Loader概述 | 第31-32页 |
·S3C2440的启动流程 | 第32-33页 |
·Boot Loader的移植 | 第33-42页 |
·BootLoader的操作流程 | 第33页 |
·移植U-Boot | 第33-42页 |
·ARM Linux的移植 | 第42-56页 |
·基于NandFlash的文件系统设计 | 第56-58页 |
·系统内核的烧写 | 第58-59页 |
·片外Flash的分区 | 第58页 |
·Flash的定制与烧写 | 第58-59页 |
·嵌入式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 | 第59-66页 |
·处理器与设备的数据交换方式 | 第59-60页 |
·驱动程序结构 | 第60-61页 |
·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 | 第61-62页 |
·模块化驱动程序 | 第62页 |
·加载和卸载驱动程序 | 第62-63页 |
·BOA移植 | 第63-66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66-88页 |
·进程 | 第66-67页 |
·进程间通信 | 第67-71页 |
·共享内存 | 第67-68页 |
·信号量 | 第68-70页 |
·套接字 | 第70-71页 |
·温湿度控制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 第71-80页 |
·PID温湿度控制算法 | 第72-74页 |
·温湿度控制程序 | 第74-80页 |
·实验数据保护 | 第80-81页 |
·Qt界面程序 | 第81-83页 |
·网络通信程序功能与实现 | 第83-87页 |
·CGI原理 | 第83-84页 |
·CGI程序 | 第84-87页 |
·Makefile的编写和源文件的编译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89页 |
·总结 | 第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