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咬钢冲击对主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理论分析 | 第16-25页 |
·轧机主传动系统结构组成 | 第16-17页 |
·轧机扭振现象及原因 | 第17-18页 |
·轧机扭振现象 | 第17页 |
·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的原因 | 第17-18页 |
·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动态响应 | 第18-21页 |
·咬钢冲击模型的确定 | 第18-20页 |
·扭矩放大系数 | 第20-21页 |
·间隙对扭转现象的影响 | 第21页 |
·主传动系统咬钢阶段的冲击扭振模型 | 第21-24页 |
·轴段扭矩变化规律 | 第22页 |
·咬入过程扭矩的变化 | 第22-23页 |
·稳定轧制过程扭矩模型 | 第23页 |
·间隙冲击咬钢的动态响应模型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模型 | 第25-33页 |
·轧机主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5-29页 |
·建立力学模型 | 第25-26页 |
·确定模型的参数 | 第26-27页 |
·主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含间隙咬钢冲击动态响应模型 | 第29-30页 |
·轧机扭振数值解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轧机扭振线性特性分析 | 第33-40页 |
·引言 | 第33页 |
·主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 | 第33-35页 |
·扭振的固有频率与主振型理论计算 | 第33-34页 |
·轧机扭振固有频率与主振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主传动系统扭振的线性分析 | 第35-39页 |
·不同咬钢时间的扭矩放大系数 | 第35-37页 |
·轧制力矩不同激励的仿真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轧机扭振含间隙非线性特性分析 | 第40-51页 |
·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非线性振动理论 | 第40-41页 |
·非线性振动的研究方法 | 第41页 |
·龙格-库塔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41-42页 |
·含间隙咬钢冲击的扭振分析 | 第42-48页 |
·不同激励对扭振的影响 | 第43-45页 |
·咬钢时间对扭矩放大系数的影响 | 第45-48页 |
·间隙大小的变化对轧机扭振的影响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