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水溶性光电材料的分子设计及聚合物杂化光伏器件

提要第1-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9页
 第一节 水相操作方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发展历程第11-16页
     ·水相操作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11-12页
     ·水相操作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第12-14页
     ·水相操作的聚合物/量子点杂化太阳能电池第14-16页
 第二节 聚合物/量子点杂化太阳能电池简介第16-20页
     ·聚合物/量子点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页
     ·聚合物/量子点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第16-18页
     ·聚合物/量子点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第18-20页
 第三节 聚合物/量子点杂化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因素和优化第20-27页
     ·水溶性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第20-21页
     ·量子点的制备第21-23页
     ·杂化电池活性层形貌的控制第23-27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9页
第二章 聚合物向量子点的电荷转移及能级调控第39-56页
 第一节 引言第39-41页
 第二节 水溶性 PPV 聚合物和 CdTe 量子点的杂化及能量转移第41-46页
     ·实验部分第41-42页
       ·实验原料第41页
       ·表征仪器第41页
       ·合成方法第41-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PPV 前驱体的荧光性质第42页
       ·PVA/PPV 前驱体复合物的荧光性质第42-43页
       ·聚合物/量子点杂化材料的荧光性质及能量转移第43-46页
 第三节 CdHgTe 量子点的能级调控及其在杂化电池中应用第46-52页
     ·实验部分第46-47页
       ·实验原料第46页
       ·表征仪器第46页
       ·合成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CdHgTe 量子点的能级调控第47-49页
       ·PPV/CdHgTe 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第49-52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第三章 基于 PPV 聚合物的水相操作过程的杂化光伏器件第56-80页
 第一节 引言第56-58页
 第二节 水相操作的 PPV/CdTe 杂化太阳能电池第58-67页
     ·实验部分第58-59页
       ·实验原料第58页
       ·表征仪器第58页
       ·合成方法第58-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7页
       ·聚合物向量子点的电荷转移第59-60页
       ·PPV/CdTe 杂化太阳能电池第60-62页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优化第62-67页
 第三节 近红外吸收的 PPV/Cd_xHg_(1-x)Te 杂化太阳能电池第67-76页
     ·实验部分第67-68页
       ·实验原料第67页
       ·表征仪器第67页
       ·合成方法第67-68页
     ·结果与讨论第68-76页
       ·具有近红外吸收的水溶性光电材料第68-70页
       ·退火对量子点表面配体的影响第70-72页
       ·退火对量子点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第72-74页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优化第74-7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第四章 基于新型水溶性共轭聚合物的杂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第80-115页
 第一节 引言第80-82页
 第二节 水相合成 PBTPV 及其在杂化太阳能电池中应用第82-95页
     ·实验部分第82-84页
       ·实验原料第82页
       ·表征仪器第82页
       ·合成方法第82-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95页
       ·PBTPV 的设计合成与基本性质第84-87页
       ·基于 PBTPV 的场效应晶体管第87-90页
       ·水相操作的 PBTPV/CdTe 太阳能电池器件第90-95页
 第三节 水相合成 PWTV 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第95-110页
     ·实验部分第95-96页
       ·实验原料第95页
       ·表征仪器第95页
       ·合成方法第95-96页
     ·结果与讨论第96-110页
       ·PWTV 的设计合成与基本性质第96-103页
       ·PWTV/CdTe 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03-106页
       ·PWTV/CdTe 杂化材料的光电器件第106-110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作者简历第117-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8-122页
中文摘要第122-124页
Abstract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肉桂酸和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