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4页 |
·引言 | 第16页 |
·金属-氧簇合物 | 第16-19页 |
·概述 | 第16-17页 |
·经典金属-氧簇合物和非经典金属-氧簇合物 | 第17-19页 |
·金属-氧簇合物的应用 | 第19页 |
·钒-氧簇合物 | 第19-24页 |
·同多钒-氧簇合物 | 第19-22页 |
·杂多钒-氧簇合物 | 第22-24页 |
·钼-氧簇合物 | 第24-29页 |
·同多钼-氧簇合物 | 第24-27页 |
·杂多钼-氧簇合物 | 第27-29页 |
·钨-氧簇合物 | 第29-33页 |
·同多钨-氧簇合物 | 第29-31页 |
·杂多钨-氧簇合物 | 第31-33页 |
·帽型 Keggin 结构金属-氧簇合物 | 第33-37页 |
·帽型 Keggin 结构钼-钒-氧簇合物 | 第34-35页 |
·二帽 Keggin 结构砷-钼-氧簇合物 | 第35-36页 |
·二帽 Keggin 结构锑-钼-氧簇合物 | 第36-37页 |
·基于金属卤素簇和金属-氧簇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第37-40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成果 | 第40-4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0-41页 |
·主要成果 | 第41-44页 |
第二章 实验原理、方法和药品 | 第44-48页 |
·实验原理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4页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44-45页 |
·红外光谱(IR) | 第45页 |
·元素分析 | 第45页 |
·光电子能谱(XPS) | 第45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第45页 |
·电子顺磁共振(EPR) | 第45页 |
·热重分析 | 第45页 |
·电化学分析 | 第45-46页 |
·变温磁化率 | 第46页 |
·荧光光谱 | 第46页 |
·实验药品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钼-氧与钒-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66页 |
·引言 | 第48页 |
·化合物 1-3 的合成 | 第48-49页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第49-50页 |
·化合物 1-3 的结构及表征 | 第50-64页 |
·化合物 1 的结构及表征 | 第50-56页 |
·化合物 2 的结构及表征 | 第56-60页 |
·化合物 3 的结构及表征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钨-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6-88页 |
·引言 | 第66页 |
·化合物 4-8 的合成 | 第66-68页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第68-70页 |
·化合物 4-8 的结构及表征 | 第70-86页 |
·化合物 4 的结构及表征 | 第70-71页 |
·化合物 5 的结构及表征 | 第71-74页 |
·化合物 6 的结构及表征 | 第74-76页 |
·化合物 7 的结构及表征 | 第76-81页 |
·化合物 8 的结构及表征 | 第81-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二帽 Keggin 型金属-氧簇的合成与表征 | 第88-129页 |
·引言 | 第88页 |
·化合物 9-17 的合成 | 第88-91页 |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 | 第91-94页 |
·化合物 9-17 的结构及表征 | 第94-127页 |
·化合物 9 的结构及表征 | 第94-100页 |
·化合物 10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00-103页 |
·化合物 11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03-106页 |
·化合物 12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06-109页 |
·化合物 13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09-111页 |
·化合物 14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11-115页 |
·化合物 15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15-119页 |
·化合物 16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19-123页 |
·化合物 17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23-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六章 基于金属卤素簇和金属-氧簇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129-151页 |
·引言 | 第129-130页 |
·化合物 18-25 的合成 | 第130-132页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第132-134页 |
·化合物 18-25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34-150页 |
·化合物 18-19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34-140页 |
·化合物 20-25 的结构及表征 | 第140-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1-156页 |
·研究成果总结 | 第151-154页 |
·结论 | 第154-155页 |
·展望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72页 |
作者简历及攻博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2-176页 |
致谢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