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6-7页 |
·车辆-道路减速带耦合作用研究现状 | 第7-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及SIMPACK软件简介 | 第10-18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10-11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简介 | 第11-17页 |
·SIMPACK软件特点 | 第12-13页 |
·SIMPACK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拉格朗日第二方程 | 第15页 |
·牛顿-欧拉方程 | 第15-16页 |
·SIMPACK动力学建模 | 第16-17页 |
·SIMPACK建模基本要素 | 第16-17页 |
·拓扑构型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重型载货汽车整车行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8-39页 |
·引言 | 第18页 |
·重型载货汽车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 | 第18-31页 |
·重型载货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18-19页 |
·模型的假设与简化 | 第19页 |
·建模步骤 | 第19-31页 |
·前桥子系统建模 | 第20页 |
·前悬架子系统建模 | 第20-24页 |
·中后驱动桥建模 | 第24-25页 |
·平衡悬架子系统建模 | 第25-28页 |
·轮胎子系统建模 | 第28-30页 |
·制动子系统建模 | 第30页 |
·车架、车箱和驾驶室建模 | 第30页 |
·整车虚拟样机模型装配 | 第30-31页 |
·三维随机路面建模 | 第31-34页 |
·道路减速带建模 | 第34-37页 |
·重型载货汽车行驶动力学建模 | 第37-38页 |
·转向控制系统建模 | 第37-38页 |
·重型载货汽车行驶动力学模型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道路减速带对车辆的冲击荷载特性研究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页 |
·仿真试验方案确定 | 第39-40页 |
·道路减速带形状及结构 | 第39页 |
·车速和道路纵向坡度的选择 | 第39-40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0-48页 |
·道路减速带对车辆冲击荷载 | 第40-45页 |
·减速带横断面轮廓对车辆冲击荷载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减速带底面宽度和高度对车辆冲击荷载特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道路纵向坡度对车辆冲击荷载特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49-51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49页 |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