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论文

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绪论第16-33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第16-18页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第18-32页
  (一) 秦汉爵位制度史的研究第18-22页
  (二) 秦汉爵制的分类及其类别的专题研究第22-26页
  (三) 与爵制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26-29页
  (四) 有关秦汉爵制研究的学位论文第29-32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架构第32-33页
第一章 从周到汉:爵制的起源与演变第33-68页
 一、爵制的起源第33-42页
  (一) 从“雀”到饮酒礼器的“爵”第33-36页
  (二) 爵在祭祀中的功能:沟通天地的法器第36-38页
  (三) 祭祀中的“赐爵”:爵制的形成第38-42页
 二、周秦社会转型与军功赐爵制的形成第42-54页
  (一) 周爵的形成与特点第42-46页
  (二) 周秦社会转型期的变革第46-50页
  (三) 商鞅变法与军功赐爵制的诞生第50-54页
 三、从秦爵到汉爵第54-61页
  (一) 秦爵的完备与性质的转变第54-56页
  (二) 汉代爵制的新气象:贵族爵、官爵、民爵的形成第56-61页
 四、汉代爵制的衰变第61-68页
第二章 贵族爵与贵族阶层第68-100页
 一、西汉宗室封君的贵族化第68-86页
  (一) “共天下”与“家天下”:西汉诸侯王合法性的建立第68-74页
  (二) 封爵与刘氏家族的贵族化第74-86页
 二、封爵与汉代外戚集团的贵族化第86-100页
  (一) 外戚亲亲封侯与白马之盟的破坏第87-90页
  (二) 外戚以列侯身份典领中朝第90-95页
  (三) 汉代外戚封侯与贵族化第95-100页
第三章 官爵与官僚阶层第100-134页
 一、汉代官爵附丽的权利第101-108页
  (一) 五大夫爵附丽的权利第101-104页
  (二) 卿级爵位附丽的权利第104-106页
  (三) 公侯级爵位附丽的权利第106-108页
 二、“褒德赏功”与政治文化的变迁第108-121页
  (一) 从“以功赐爵”到“褒德赏功”:赐官爵标准的转变第109-112页
  (二) 汉代政治文化的变迁:从由法及儒到儒法合流第112-121页
 三、东汉赐官爵的变化与官僚阶层的士族化第121-134页
  (一) 东汉赐官爵的变化第121-127页
  (二) 东汉列侯的士族化进程第127-134页
第四章 民爵与汉代平民阶层第134-169页
 一、汉代赐民爵的动态考察第134-142页
  (一) 汉代的广泛赐民爵第134-139页
  (二) 汉代民爵的动态分布第139-142页
 二、汉代民爵附丽的权利及作用第142-156页
  (一) 汉代民爵附丽的权利第142-149页
  (二) 汉代赐民爵的作用第149-156页
 三、汉代民爵的贬值与平民阶层的分化第156-169页
  (一) 民爵附丽权利的减少第156-162页
  (二) 平民阶层的分化第162-169页
第五章 秦汉爵制与皇权控制第169-198页
 一、汉代朝觐之礼中的爵制秩序第170-185页
  (一) 朝岁之礼中的爵制秩序第170-176页
  (二) 封禅泰山与爵制秩序形成的政治文化内涵第176-185页
 二、颁福之王:赐民爵背后的世界观第185-198页
  (一) 汉代的民本思想与“王者无私”第186-191页
  (二) 爵位与皇帝颁福第191-193页
  (三) 代天颁福——对赐民爵根由与动机的分析第193-198页
第六章 秦汉爵制的历史地位第198-210页
 一、秦汉爵制与周代爵制的比较第198-204页
 二、秦汉爵制与汉以后爵制的比较第204-210页
参考文献第210-225页
致谢第225-2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26-22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27页

论文共2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僧官制度研究
下一篇:祈望“太平”:理想国家追求与汉末社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