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26页 |
·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解析 | 第12-14页 |
·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的研究 | 第14-16页 |
·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 第16-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创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 第19-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26页 |
·跨学科研究法 | 第26页 |
·逻辑推理研究法 | 第26页 |
·创新点与难点 | 第26-28页 |
·创新点 | 第26-27页 |
·难点 | 第27-28页 |
第2章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必要性 | 第28-46页 |
·创业精神的内涵 | 第28-35页 |
·创业精神的概念 | 第28-30页 |
·创业精神的构成要素 | 第30-35页 |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意义与必要性 | 第35-46页 |
·培养创业精神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 第36-38页 |
·培养创业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第38-40页 |
·培养创业精神是完善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40-43页 |
·培养创业精神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43-46页 |
第3章 影响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因素 | 第46-59页 |
·创业环境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46-48页 |
·政府政策的影响 | 第46-47页 |
·市场环境的影响 | 第47-48页 |
·法律制度的影响 | 第48页 |
·创业文化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48-53页 |
·中国文化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49-51页 |
·西方文化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51-53页 |
·创业教育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53-56页 |
·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 第53-54页 |
·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个性心理特征及家庭环境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56-59页 |
·创业者个性特点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56-57页 |
·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57页 |
·家庭环境对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57-59页 |
第4章 创业精神培养的目标与教育模式 | 第59-72页 |
·创业精神培养的目标和原则 | 第59-61页 |
·创业精神培养的目标 | 第59-60页 |
·创业精神培养的原则 | 第60-61页 |
·创业精神培养的心理机制 | 第61-66页 |
·需要驱动过程 | 第61-62页 |
·模仿认同过程 | 第62-64页 |
·内化外化过程 | 第64-66页 |
·创业精神培养的教育模式 | 第66-72页 |
·创业精神的唤醒模式 | 第67-68页 |
·创业精神的教化模式 | 第68-70页 |
·创业精神的践行模式 | 第70-72页 |
第5章 创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 第72-86页 |
·激发创业理想 | 第72-74页 |
·创业理想信念教育 | 第72-73页 |
·创业价值观教育 | 第73-74页 |
·营造创业文化环境 | 第74-76页 |
·营造社会创业文化环境 | 第74-75页 |
·营造校园创业文化环境 | 第75-76页 |
·开发创造性思维 | 第76-78页 |
·创造性思维对创业精神形成的重要作用 | 第76-77页 |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策略 | 第77-78页 |
·塑造创业心理品质 | 第78-80页 |
·创业心理品质与创造性人格 | 第78-79页 |
·创业心理品质训练方法 | 第79-80页 |
·养成创业规范意识 | 第80-81页 |
·创业者职业道德培养 | 第80-81页 |
·创业者法律意识培养 | 第81页 |
·改革创业教育模式 | 第81-86页 |
·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 第82-83页 |
·创业教学方法改革 | 第83-84页 |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84-86页 |
结束语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