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9-10页
     ·实践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研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1-12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3-15页
     ·研究特色第13页
     ·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2章 后现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15-20页
   ·后现代主义第15-17页
     ·解构主体性,拒斥形而上学第15-16页
     ·反中心,崇尚差异性的多元理论第16页
     ·反对权威,提倡民主平等的主张第16-17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第17-20页
     ·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第17-18页
     ·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18-19页
     ·挑战了传统“注入式”教育方式第19-20页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转变:由“主客二元”到“交互主体性”第20-24页
   ·传统教育主客体模式导致“主客二元”的师生关系第20-21页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主客体模式的反对第2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主体”教育模式的科学诠释第21-22页
   ·交互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第22-24页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由“单向”到“多维”第24-29页
   ·教育目的须从培养“完人”转向尊重大学生差异的个性成长第24-25页
   ·转向注重学生价值观培养第25-26页
   ·静态权威知识观转向动态生成知识观第26-27页
   ·封闭、单一的课程体系转向开放、多维的人文体系第27-29页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措施———由“注入式”到“平等对话式”第29-40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29-31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第29-30页
     ·尊重差异性,包容多元文化第30-31页
   ·用“沟通互动”补充“主客二元”的不足第31-32页
     ·课内教育的“讨论式”授课第31-32页
     ·课外教育的“对话式”引导第32页
   ·用第二课堂教育补充传统授课方式第32-37页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第33-34页
     ·发挥社团、学生会等民间组织的引导作用第34-35页
     ·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35-37页
   ·用差异与同一的和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第37-40页
     ·在同一性的基础上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性第37-38页
     ·实现教育主体间的和谐性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化与外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