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人生价值概述 | 第9-14页 |
一、价值与人生价值 | 第9-11页 |
(一) 价值 | 第9-10页 |
(二) 人生价值 | 第10页 |
(三) 人生价值观 | 第10-11页 |
二、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 | 第11-12页 |
(一)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 第11页 |
(二) 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 | 第11页 |
(三) 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 | 第11-12页 |
三、人生价值取向 | 第12-14页 |
(一) 人生价值的评价 | 第12页 |
(二) 人生价值的选择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演变与特点 | 第14-26页 |
一、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特点 | 第14-18页 |
(一)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 第14-16页 |
(二)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 第16-18页 |
二、转型时期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及特点 | 第18-22页 |
(一) 转型时期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 第18-20页 |
(二) 转型时期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 第20-22页 |
三、新时期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及特点 | 第22-26页 |
(一) 新时期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 第22-23页 |
(二) 新时期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引导当代中国青年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对策思考 | 第26-37页 |
一、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原则 | 第26-29页 |
(一)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第26-27页 |
(二) 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第27-28页 |
(三)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 第28页 |
(四)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社会历史进步的统一 | 第28-29页 |
二、引导当代中国青年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的途径 | 第29-37页 |
(一) 开展三观教育与为人民服务教育 | 第29-31页 |
(二) 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31-32页 |
(三) 进行正反面典型示范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32-33页 |
(四) 推出优秀作品和开展健康娱乐活动 | 第33-34页 |
(五)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第34-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