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三五部钢琴作品和声技法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汪立三生平及其钢琴作品创作的主要特征 | 第14-17页 |
第一节 汪立三生平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钢琴作品创作的主要特征 | 第15-17页 |
一、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探索时期 | 第15-16页 |
二、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发展时期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五部钢琴作品的概观分析 | 第17-42页 |
第一节 创作背景 | 第17-20页 |
第二节 曲式结构 | 第20-36页 |
一、三部曲式 | 第20-27页 |
二、奏鸣曲式 | 第27-28页 |
三、变奏曲式 | 第28-31页 |
四、混合曲式 | 第31-36页 |
第三节 节奏节拍 | 第36-42页 |
一、混合节拍 | 第36-37页 |
二、复节奏 | 第37-38页 |
三、变节拍与移节拍 | 第38-40页 |
四、重拍循环换音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五部钢琴作品的和声技法分析 | 第42-93页 |
第一节 调式调性 | 第42-68页 |
一、调式类别 | 第42-48页 |
二、转调手法 | 第48-55页 |
三、调性叠置 | 第55-57页 |
四、调性布局 | 第57-60页 |
五、十二音序列中的“五声性调式”因素与应用 | 第60-68页 |
第二节 和弦结构 | 第68-83页 |
一、三度结构 | 第68-70页 |
二、四、五度结构 | 第70-73页 |
三、二度结构 | 第73-76页 |
四、五声纵合性结构 | 第76-78页 |
五、变和弦 | 第78-80页 |
六、十二音序列音乐中的“五声性和弦” | 第80-83页 |
第三节 和声进行 | 第83-93页 |
一、线性化的和声进行 | 第83-88页 |
二、调式化和声进行 | 第88-89页 |
三、功能性和声进行 | 第89-90页 |
四、十二音序列音乐中的和声紧张度流动控制 | 第90-93页 |
第四章 五部钢琴作品的和声思维与和声创新 | 第93-103页 |
第一节 五部钢琴作品的和声思维 | 第93-96页 |
一、“立体性”的调性思维 | 第93-94页 |
二、“形象化”的和弦思维 | 第94-95页 |
三、“线性化”的声部思维 | 第95-96页 |
第二节 五部钢琴作品的和声创新 | 第96-103页 |
一、对传统功能和声技法的创新 | 第96-98页 |
二、对非传统功能和声技法的创新 | 第98-103页 |
结语 | 第103-105页 |
注释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