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养老金替代率水平评估与优化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研究背景第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文献综述第13-23页
     ·基础问题:理论范畴与统计口径第14-16页
     ·关键问题:研究范式与计量技术第16-19页
     ·主要问题:研究内容和相关观点第19-21页
     ·拓展问题:简单评价与后续展望第21-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综合评价法第23页
     ·“风险—收益”分析法第23-24页
     ·精算分析法第24页
   ·研究框架第24-25页
     ·研究思路第24页
     ·设计方案第24-25页
第二章 养老金替代率现状第25-38页
   ·研究对象第25-27页
     ·养老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25-26页
     ·替代率——动态社会平均养老金替代率第26-27页
   ·养老金制度及其替代率情况第27-38页
     ·制度及其重要特征第27-35页
     ·替代率情况第35-38页
第三章 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综合评价第38-69页
   ·宏观语境:差异化福利模式第38-56页
     ·福利模式分析的逻辑第38-44页
     ·“东亚·中国”福利模式下的养老金认知第44-55页
     ·福利模式的惯性第55-56页
   ·微观语境:隐性的制度参量第56-59页
   ·历史语境:未来的代际比较第59-61页
   ·舆情语境:因患不均而患寡第61-69页
第四章 参量优化路径之一:如何提高投资收益?第69-90页
   ·提高投资收益的必要性第69-72页
   ·可借鉴的投资模式第72-77页
     ·集中型国债投资第73-75页
     ·分散化市场投资第75-77页
   ·基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实证分析第77-87页
     ·理论简介第77-78页
     ·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情况第78-82页
     ·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情况第82-84页
     ·最优完全资产组合分析第84-87页
   ·基于特定养老金替代率的投资组合分析第87-88页
   ·小结第88-90页
     ·结论及其说明第88-89页
     ·关于实证分析的逻辑第89页
     ·完善投资的制度性问题第89-90页
第五章 参量优化路径之二:是否需要延迟退休?第90-111页
   ·延迟退休的背景分析第90-99页
     ·国际环境:改革趋势第90-91页
     ·国内环境:宏观数据分析第91-96页
     ·国内环境:微观数据分析—基于 CSIS 和 CHARLS第96-99页
   ·和延迟退休相关的几个问题第99-100页
   ·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00-109页
     ·延迟退休的公平效应第102-105页
     ·延迟退休的效率效应第105-109页
   ·小结第109-111页
     ·两个结论第109页
     ·关于结论的两点说明第109-111页
第六章 结构调整路径:坚持公共养老金主导第111-128页
   ·公共养老金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根源第111-114页
     ·公共养老金的一般理论基础第111-112页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公共养老金的制度根源第112-114页
   ·人口老龄化与公共养老金的可持续性第114-117页
     ·关于对现收现付财务机制的批判第114-115页
     ·关于对私人基金积累制的推崇第115-116页
     ·养老金可持续性的长期物质基础第116-117页
   ·关于中国公共养老金改革的反思第117-126页
     ·多支柱养老金保障性的现状第117-124页
     ·公共养老金保障性的未来第124-125页
     ·对公共养老金持续发展的建议第125-126页
   ·小结第126-12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5页
附录第135-13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能力建设--基于社会保障的视角
下一篇:城市贫困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