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TRIP钢的发展状况及组织性能 | 第10-12页 |
·TRIP钢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TRIP钢的组织性能 | 第10-12页 |
·TRIP钢的焊接性 | 第12-17页 |
·电阻点焊的现状及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TRIP钢的焊接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TRIP钢的点焊 | 第15-17页 |
·焊后热处理 | 第17页 |
·有限元(Ansys)模拟在电阻点焊过程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ANSYS简介 | 第17-18页 |
·电阻点焊焊接过程模拟进展 | 第18-20页 |
·电阻点焊焊接过程模拟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 第21-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TRIP钢化学成分及显微组织 | 第21页 |
·TRIP钢的力学性能 | 第21-22页 |
·试验方案 | 第22页 |
·点焊接头性能测试 | 第22-25页 |
·点焊接头试样制备 | 第22-23页 |
·点焊接头外观形貌检验 | 第23页 |
·点焊接头剪切试验 | 第23页 |
·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第23-24页 |
·点焊接头显微硬度测试 | 第24页 |
·点焊接头拉伸试样断口微观分析 | 第24页 |
·点焊接头回火热处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800Mpa级TRIP钢板点焊性能研究 | 第25-40页 |
·正交试验分析 | 第25-27页 |
·最佳试验条件确定 | 第25-26页 |
·点焊工艺参数对点焊接头的拉剪力影响显著性分析 | 第26-27页 |
·最佳试验条件验证 | 第27-30页 |
·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检验和力学性能判定 | 第27-28页 |
·点焊接头组织、硬度分析 | 第28-29页 |
·点焊接头断口分析 | 第29-30页 |
·焊接参数对点焊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30-40页 |
·焊接电流对点焊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焊接时间对点焊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电极压力对点焊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35-38页 |
·点焊接头焊接缺陷的产生及改善 | 第38-40页 |
第四章 Si含量及热处理对600MPa级TRIP钢点焊性能影响 | 第40-49页 |
·Si含量对点焊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40-44页 |
·Si含量对点焊接头飞溅、粘着性能影响 | 第40-41页 |
·Si含量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影响 | 第41-42页 |
·Si含量对点焊接头显微组织性影响 | 第42-43页 |
·Si含量对点焊接头显微硬度性影响 | 第43-44页 |
·TRIP钢点焊接头热处理的必要性 | 第44-49页 |
·回火温度对点焊接头断裂位置影响 | 第45页 |
·回火温度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影响 | 第45-46页 |
·回火温度对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影响 | 第46-47页 |
·回火温度对点焊接头显微硬度影响 | 第47-48页 |
·回火处理对点焊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的预测 | 第48-49页 |
第五章 800Mpa级TRIP钢板点焊过程模拟 | 第49-63页 |
·模拟过程分析 | 第49页 |
·电阻点焊过程应力场模拟 | 第49-54页 |
·电阻点焊焊接过程中的力学作用 | 第49-51页 |
·建立电阻点焊焊接力学模型 | 第51-52页 |
·电阻点焊焊接模型应力加载 | 第52-53页 |
·点焊接头的应力场分布 | 第53-54页 |
·电阻点焊过程温度场模拟 | 第54-63页 |
·热电耦合过程 | 第54-55页 |
·相变过程 | 第55页 |
·建立电阻点焊焊接热电耦合模型 | 第55-56页 |
·材料热电系数 | 第56-57页 |
·点焊接头熔核生长过程和温度场分布 | 第57-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包含以下内容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