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导论 | 第8-16页 |
|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8-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研究主要特色 | 第14-15页 |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2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 | 第16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及理论体系论述 | 第16-17页 |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最新成果 | 第17-19页 |
| ·科学发展观的由来 | 第17-18页 |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及特点综述 | 第18-19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适用性 | 第19-21页 |
|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与特殊性 | 第19页 |
|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19-21页 |
| 3 北京房山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1-33页 |
| ·改革开放以来房山区的经济发展与历史沿革 | 第21-23页 |
| ·北京房山区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难题 | 第23-33页 |
| ·北京房山区经济转型期成效与现状特点 | 第23-24页 |
| ·房山区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主要问题 | 第24-29页 |
| (1)资源难题,落后贫困造成不合理开发 | 第24-26页 |
| (2)生态难题,山水文化经济发展的隐忧 | 第26-27页 |
| (3)产业难题,产业结构陈旧落后制约均衡发展 | 第27-29页 |
| ·房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 第29-33页 |
| (1)客观原因:发展中的资源困境(人、财、物等资源) | 第30-31页 |
| (2)主观原因:发展思路的观念差异(战略定位、发展思路) | 第31-33页 |
| 4 国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及借鉴 | 第33-41页 |
| ·“焦作现象”成功个案转型经验的借鉴 | 第33-38页 |
| ·焦作地区的资源特点 | 第33-34页 |
| ·焦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做法 | 第34-35页 |
| ·焦作现象的成功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5-38页 |
| ·“品牌透支”乌镇旅游文化经济的困境 | 第38-41页 |
| ·乌镇的历史文资源与市场管理混乱的现状 | 第38-39页 |
| ·乌镇衰落的教训与反思 | 第39-41页 |
| 5 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第41-50页 |
| ·科学发展观对房山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 | 第41-42页 |
| ·房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趋势 | 第42-43页 |
| ·北京房山区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第43-50页 |
| ·优化绿色产业结构,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 第43-44页 |
|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与就业体系,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 第44-46页 |
| ·深化山水文化软实力建设,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 第46-48页 |
| ·构建节约型生态经济保障制度,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 第48-50页 |
| 6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附录 | 第55-5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