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3页 |
1 MT的抗氧化作用 | 第16-19页 |
·MT清除自由基及其机制 | 第16-18页 |
·MT对自由基引起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8页 |
·MT的生物膜保护功能 | 第18-19页 |
2 动物应激 | 第19-21页 |
·应激的概念 | 第19-20页 |
·动物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 第20页 |
·热应激对动物生理的影响 | 第20-21页 |
3 动物细胞应激与MT的关系 | 第21-23页 |
4 细胞凋亡与热应激反应的关系 | 第23-30页 |
·细胞凋亡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 第23-25页 |
·热应激引起细胞凋亡 | 第25-26页 |
·细胞抑制凋亡的调节 | 第26-27页 |
·细胞抗热应激调控因子 | 第27-30页 |
5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信息通路 | 第30-40页 |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30-35页 |
·细胞周期信号调节 | 第35-38页 |
·细胞核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 第38-40页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40-41页 |
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1-43页 |
·研究内容 | 第41页 |
·技术路线 | 第41-43页 |
第二章 MT对体外奶牛脾淋巴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录因子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3-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金属硫蛋白(Zn-MT) | 第43页 |
·奶牛脾脏原代细胞的获取和培养 | 第43页 |
·主要试剂和缓冲液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45页 |
·试验设计与测定指标 | 第45-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MT调节体外奶牛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观察 | 第46-47页 |
·MT对奶牛脾淋巴细胞热诱导凋亡、坏死的影响 | 第47-49页 |
·MT对热处理奶牛脾脏淋巴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 第49-51页 |
·MT对热处理奶牛脾脏淋巴细胞细胞活性信号转导因子的影响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凋亡/坏死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 第55-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金属硫蛋白(Zn-MT) | 第55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试验设计 | 第55-56页 |
·采样与测定项目 | 第56-57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外源性MT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外源性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第58页 |
·外源性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坏死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外源性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59页 |
·外源性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内NO含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淋巴细胞的凋亡/坏死率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与一氧化氮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及凋亡因子的调节 | 第64-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金属硫蛋白(Zn-MT) | 第64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试验设计 | 第64页 |
·主要试剂 | 第64-65页 |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采样与测定项目 | 第65-67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HSP90-a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68页 |
·外源性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MT对热休克蛋白表达和凋亡因子基因表达相关性的调节 | 第69-70页 |
3 讨论 | 第70-71页 |
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凋亡相关信息通路的调节机理 | 第72-8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金属硫蛋白(Zn-MT) | 第72页 |
·主要试剂 | 第72-73页 |
·主要仪器 | 第73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试验设计 | 第73页 |
·采样与测定项目 | 第73-74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81页 |
·MT对c-myc和p27~(kipl)的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MT对c-jun的调节 | 第75-77页 |
·MT对c-fos的调节 | 第77-79页 |
·MT对c-jun和c-fos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相关性的调节 | 第79-80页 |
·MT对奶牛血淋巴细胞的NF-κB亚基p50和p65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第80-81页 |
·MT对NF-κB亚基p50、p65和Bcl-2、Bax基因表达相关性的调节 | 第81页 |
3 讨论 | 第81-83页 |
4 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5-87页 |
1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2 创新点 | 第86页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0页 |
附录 | 第100-114页 |
附录1 部分动物分离提取后淋巴细胞的形态 | 第100-101页 |
附录2 部分动物体内淋巴细胞凋亡/坏死率的测定值 | 第101-104页 |
附录3 部分动物体内淋巴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测定值 | 第104-107页 |
附录4 部分动物体内淋巴细胞内一氧化氮测定值 | 第107-111页 |
附录5 实时定量PCR扩增曲线与溶解曲线 | 第111页 |
附录6 蛋白表达的部分western-blot结果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作者简历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