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名词界定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问题的提出 | 第16-30页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16-22页 |
·信息收集阶段的不当行为 | 第17-18页 |
·信息处理阶段的不当行为 | 第18-21页 |
·信息散播阶段的不当行为 | 第21-22页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问题的本质 | 第22-24页 |
·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法律保护面临的挑战 | 第24-30页 |
·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24-28页 |
·行业自律保护的现状 | 第28-30页 |
第3章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法理探析 | 第30-44页 |
·传统的隐私权理论与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 | 第30-34页 |
·独处权说 | 第30-31页 |
·有限地接近自我说 | 第31-33页 |
·个人信息控制权理论 | 第33-34页 |
·个人信息财产化理论与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 | 第34-39页 |
·个人信息财产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34-36页 |
·个人信息财产化理论的缺陷 | 第36-39页 |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与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 | 第39-44页 |
·人口普查法案与个人信息自决权 | 第39-40页 |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的重大突破:信息隐私的社会性 | 第40-42页 |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与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 | 第42-44页 |
第4章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的法律保护模式之比较研究 | 第44-57页 |
·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 | 第44-47页 |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的缘起 | 第44-45页 |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45-47页 |
·欧盟的国家与政府主导的立法规制模式 | 第47-51页 |
·立法沿革及法律渊源概述 | 第47-48页 |
·1995 年《个人数据保护指令》 | 第48-50页 |
·2002 年《隐私与电子通讯指令》 | 第50-51页 |
·美欧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法律保护模式简评及启示 | 第51-57页 |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简评 | 第51-52页 |
·欧盟的国家与政府主导的立法规制模式简评 | 第52-54页 |
·美欧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法律保护模式之启示 | 第54-57页 |
第5章 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57-64页 |
·确立国家和立法的主导地位及宏观调控作用 | 第57-61页 |
·完善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的法律保护体系 | 第57-61页 |
·加强政府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 第61页 |
·确立市场和行业自律的基础地位与微观调节作用 | 第61-63页 |
·网络消费者的自我保护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