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塑积热冲压成形用钢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汽车用钢与热冲压成形技术 | 第11-16页 |
·先进高强度钢 | 第11-14页 |
·热冲压成形技术 | 第14-16页 |
·热冲压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状况 | 第16-18页 |
·热冲压技术的应用状况 | 第16页 |
·热冲压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16-18页 |
·热冲压成形用钢的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合金元素对高强钢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高强钢的强化机制 | 第20-23页 |
·固溶强化 | 第21页 |
·细晶强化 | 第21-22页 |
·相变强化 | 第22页 |
·位错强化 | 第22-23页 |
·提高塑性的方法 | 第23-24页 |
·TRIP效应 | 第23-24页 |
·晶粒细化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第2章 实验钢的成分设计和轧制实验 | 第27-35页 |
·成分设计 | 第27-32页 |
·各元素的制定原则 | 第29-30页 |
·焊接性能对成分的要求 | 第30-31页 |
·淬透性对成分的要求 | 第31-32页 |
·轧制实验 | 第32-33页 |
·实验设备与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方案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实验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研究 | 第35-51页 |
·实验原理 | 第35-36页 |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案 | 第36-38页 |
·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 第36页 |
·临界点温度的测定 | 第36-37页 |
·淬火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37页 |
·静态CCT曲线的测定 | 第37-38页 |
·动态CCT曲线的测定 | 第3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实验钢的临界点温度 | 第38-39页 |
·淬火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度尺寸的影响 | 第39-41页 |
·静态CCT曲线及其显微组织 | 第41-44页 |
·动态CCT曲线及其显微组织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8页 |
·冷却速度对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 | 第45-47页 |
·变形对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 | 第47页 |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研究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4章 热冲压实验过程的模拟 | 第51-6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1页 |
·热冲压工艺模拟 | 第51-52页 |
·OM及SEM的观察 | 第52页 |
·TEM观察 | 第52-53页 |
·电子探针分析 | 第53页 |
·XRD分析 | 第53-54页 |
·EBSD分析 | 第5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63页 |
·实验钢的显微组织特征 | 第54-58页 |
·实验钢中的残余奥氏体 | 第58-59页 |
·实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热冲压实验 | 第65-7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5页 |
·模拟热冲压实验 | 第65-66页 |
·直接淬火实验 | 第66页 |
·淬火碳配分实验 | 第6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实验钢微观组织观察 | 第66-67页 |
·残余奥氏体形貌及其含量分析 | 第67-68页 |
·实验钢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