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8-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风电状态监测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风电状态监测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维虚拟仿真在风电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 第12页 |
| ·课题来源及思路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2章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及运行状态分析 | 第14-26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4-18页 |
| ·风力发电机常见故障分析 | 第18-22页 |
| ·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特点 | 第18-19页 |
| ·风力发电机故障机理分析 | 第19-22页 |
| ·监测方式概述 | 第22-24页 |
| ·风电机组常用监测方式 | 第22-23页 |
| ·本系统监测方案 | 第23-24页 |
| ·仿真系统总体方案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基于 OpenGL 的三维实体建模 | 第26-42页 |
| ·OpenGL 简介 | 第26-30页 |
| ·OpenGL 的工作机制 | 第27-28页 |
| ·OpenGL 基本功能 | 第28-29页 |
| ·OpenGL 在 VC++中基于 MFC 程序开发方法 | 第29-30页 |
| ·风力发电机零部件的几何建模 | 第30-35页 |
| ·三维模型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 ·网格模型的环绕规则 | 第31页 |
| ·叶片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 ·轮毂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 ·其他各零部件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 ·各部件模型特殊效果渲染 | 第35-39页 |
| ·光照处理 | 第35-36页 |
| ·指定材质属性 | 第36-37页 |
| ·纹理映射 | 第37-39页 |
| ·风电机组零部件的装配 | 第39-41页 |
| ·基于约束的零件装配 | 第39-40页 |
| ·风电机组零部件的装配过程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风力发电机仿真系统运动模型 | 第42-52页 |
| ·风电机组动态仿真实现的基础 | 第42-43页 |
| ·运动模型坐标系 | 第42-43页 |
| ·齐次变换矩阵 | 第43页 |
| ·机组零部件的齐次坐标变换 | 第43-51页 |
| ·机组零部件的平移变换 | 第44-45页 |
| ·风电机组零部件的旋转变换 | 第45-48页 |
| ·风电机组零部件在仿真环境中的运动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数据的网络传输 | 第52-58页 |
| ·基于 VC++的网络编程概述 | 第52-54页 |
| ·Wi ndows Sockets 的简介 | 第52页 |
| ·TCP/IP 协议概述 | 第52-53页 |
| ·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53-54页 |
| ·总体方案 | 第54-57页 |
| ·文件传输的实现 | 第55-56页 |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仿真实现 | 第58-64页 |
| ·系统开发平台 | 第58页 |
| ·三维动态仿真的实现 | 第58-62页 |
| ·风电机组运行参数的设定 | 第58-61页 |
|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动态显示 | 第61-62页 |
| ·系统实现过程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