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追续权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完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导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追续权的国外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 追续权制度的概况 | 第14-21页 |
·追续权制度的起因与发展 | 第14-18页 |
·追续权的含义 | 第14页 |
·追续权的主客体 | 第14-15页 |
·追续权的法律定位 | 第15-16页 |
·追续权的法律特征 | 第16-18页 |
·追续权制度构建的基础 | 第18-21页 |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现实基础 | 第20-21页 |
3. 追续权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21-27页 |
·追续权制度所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 第21-23页 |
·平衡各方利益 | 第21-22页 |
·使流失在外的作品得到保护 | 第22页 |
·与权利用尽不相违背 | 第22-23页 |
·追续权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 第23-25页 |
·对艺术市场产生的影响 | 第23-24页 |
·追续权适用范围与收费标准各国不一 | 第24-25页 |
·如何收取成为难点 | 第25页 |
·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 第25页 |
·我国对追续权制度的缺失及争议 | 第25-27页 |
·著作权修改草案三对追续权的提出 | 第25-26页 |
·追续权是否适应我国国情 | 第26-27页 |
4. 我国建立追续权制度所需解决的问题 | 第27-32页 |
·明确追续权的主客体范围 | 第27-28页 |
·明确追续权的行使方式 | 第28-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