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我国的追诉时效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3-24页 |
第一节 追诉时效的概念、立法初衷和作用 | 第13-16页 |
一、 追诉时效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追诉时效的立法初衷 | 第14-15页 |
三、 追诉时效的作用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我国的追诉时效制度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追诉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7-24页 |
一、 法条设置存在不妥之处 | 第18-19页 |
二、 与其他法律规定缺乏必要的协调 | 第19-21页 |
三、 与刑事诉讼程序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追诉时效制度中的时效中止 | 第24-37页 |
第一节 追诉时效中止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 第24-29页 |
一、 追诉时效中止的概念 | 第24页 |
二、 追诉时效中止的特征 | 第24-28页 |
三、 追诉时效中止的作用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追诉时效中止与中断、终止之比较 | 第29-30页 |
一、 追诉时效中断、终止的概念 | 第29页 |
二、 追诉时效中止与中断、终止的不同侧重点及关系 | 第29-30页 |
三、 追诉时效中止在我国刑法中存在的必要性 | 第30页 |
第三节 域外的追诉时效中止相关制度 | 第30-37页 |
第三章 如何在我国的追诉时效制度中增设追诉时效中止 | 第37-47页 |
第一节 追诉时效中止原因的甄选 | 第37-42页 |
一、 由于特殊主体而导致的追诉时效中止 | 第37-39页 |
二、 被害人未成年所导致的追诉时效中止 | 第39页 |
三、 域外服刑导致的追诉时效中止 | 第39-40页 |
四、 犯罪的成立以民事、行政裁决等为前提导致的追诉时效中止 | 第40-41页 |
五、 犯罪人妨碍诉讼导致的追诉时效中止 | 第41页 |
六、 基于事实上的原因导致的追诉时效中止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开始后是否能够适用追诉时效中止的问题 | 第42-45页 |
第三节 追诉时效的特殊计算制度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我国的追诉时效中止相关制度立法模式之建议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