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之“简化”改革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13页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1页
 三、本文创新第11-13页
第一章 民事简易程序的意义第13-21页
 第一节 民事简易程序概述第13-14页
  一、民事简易程序的概念第13页
  二、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主体第13-14页
  三、民事简易程序适用案件的范围第14页
  四、民事简易程序适用的例外规定第14页
 第二节 民事简易程序的基本特点第14-17页
  一、民事简易程序的简便性第14-15页
  二、民事简易程序的功能性第15-16页
  三、民事简易程序的实践性第16-17页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运行方式第17-21页
  一、起诉、传唤与答辩第17-18页
  二、审前准备第18-19页
  三、开庭审理第19页
  四、结案第19-21页
第二章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适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1-30页
 第一节 简易程序适用情况第21-23页
  一、2008 至 2012 年度的民事简易程序适用情况第21-22页
  二、2013 年度至今的民事简易程序适用情况第22-23页
 第二节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适用存在的问题第23-30页
  一、立法缺陷第23-25页
  二、制度缺陷第25-27页
  三、简易程序形式化严重第27-28页
  四、简易程序的价值及优势不明显第28-30页
第三章 导致我国简易程序“普通化”的原因第30-37页
 第一节 立法缺陷之分析第30-32页
  一、现行法律规定第30-31页
  二、简易程序结构缺失第31-32页
 第二节 适用范围狭隘之分析第32-33页
  一、案件主体不明确第32页
  二、运行主体过于狭隘第32-33页
 第三节 政策导向缺陷之分析第33-37页
  一、独任制运行中的现实困境第33-34页
  二、“简转普”背后的无奈第34-35页
  三、政策导向压力使然第35-37页
第四章 简易程序之完善第37-51页
 第一节 立法对策第37-43页
  一、明确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第37-38页
  二、完善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规定第38-39页
  三、严格规定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化的条件第39-41页
  四、制定简化庭审的规定第41页
  五、适当放宽对答辩期以及文书制作的要求第41-43页
 第二节 制度支撑第43-46页
  一、完善当事人合意延长简易程序使用期间制度第43-44页
  二、完善送达制度第44-45页
  三、其他制度建设第45-46页
 第三节 小额诉讼制度第46-49页
  一、现行法律规定及实施情况第47-48页
  二、实践应对的建议第48-49页
 第四节 其他措施的完善第49-51页
  一、设立简易程序的“专员”和机构第49-50页
  二、充分发挥庭前准备的作用第50页
  三、充分发挥诉前人民调解的作用第50-51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知情权保护制度为例论述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下一篇:追诉时效中止相关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