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Contents | 第8-12页 |
縮略词 | 第12-13页 |
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前言 | 第18-58页 |
1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8-48页 |
·对虾白斑病简介 | 第18-19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概况 | 第19-26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命名、形态学特征及其分类学地位 | 第19-23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宿主和传播途径 | 第23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症状、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感染动物模型 | 第23-24页 |
·WSSV感染宿主的过程以及病毒的生活周期 | 第24-26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 第26-32页 |
·WSSV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 第26-30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调控 | 第30-31页 |
·WSSV极早期基因的研究概况 | 第31-32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32-48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结构蛋白的研究 | 第32-42页 |
·WSSV囊膜形成的方式和模型 | 第42-44页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非结构蛋白的研究 | 第44-48页 |
2 蛋白质相互作用主要的研究技术 | 第48-52页 |
3 RNA干扰的研究概况 | 第52-57页 |
·RNA干扰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 | 第52-54页 |
·RNA干扰在对虾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第54-57页 |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57-58页 |
第一部分:WSSV膜蛋白VP12的功能研究 | 第58-8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5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8页 |
·材料 | 第58-60页 |
·方法 | 第60-68页 |
·WSSV完整病毒粒子以及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制备 | 第60-62页 |
·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蛋白质的纯化 | 第62-65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65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65-66页 |
·Far-Western分析 | 第66页 |
·逆转录PCR | 第66-67页 |
·VP12的免疫电镜定位 | 第67页 |
·重组质粒的共转表达与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 | 第67-68页 |
·体外结合共沉淀 | 第68页 |
3 结果 | 第68-85页 |
·wsv009结构分析 | 第68-69页 |
·wsv009在感染过程中的转录时相分析 | 第69页 |
·表达质粒pET-His-VP12的构建和鉴定 | 第69-70页 |
·重组VP12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70-72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VP12蛋白在病毒粒子中的定位 | 第72-73页 |
·VP12的免疫电镜定位 | 第73-74页 |
·pET-V5-VP150N、pET-V5-VP150M和pET-V5-VP150C的构建 | 第74-75页 |
·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验证VP150和VP12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75-77页 |
·VP12和衣壳的体外共沉淀实验 | 第77-78页 |
·Far-Western blotting分析VP12与VP51的相互作用 | 第78-80页 |
·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验证VP12和VP51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80页 |
·VP12的自身相互作用 | 第80-82页 |
·Far-western blotting证明VP12与VP26的相互作用 | 第82-84页 |
·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验证VP12和VP26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84-85页 |
4 讨论 | 第85-88页 |
第二部分 WSSV膜蛋白VP150的功能研究 | 第88-10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8-90页 |
·材料 | 第88-89页 |
·方法 | 第89-90页 |
·WSSV完整病毒粒子以及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制备 | 第89页 |
·重组质粒表达以及可溶蛋白纯化 | 第89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89页 |
·Far-Western分析 | 第89页 |
·重组质粒的共转表达与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 | 第89-90页 |
3 结果 | 第90-98页 |
·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验证VP150和VP28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90-91页 |
·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验证VP150和VP24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91-93页 |
·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验证VP150和VP26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93-94页 |
·Co-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验证VP150和VP19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94-96页 |
·重组蛋白His-GST和His-VP28的表达和纯化 | 第96-97页 |
·Far-Western blotting分析VP150与VP28的相互作用 | 第97-98页 |
4 讨论 | 第98-100页 |
第三部分 WSSV极早期基因的RNA干扰初步研究 | 第100-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6页 |
·材料 | 第100-102页 |
·方法 | 第102-106页 |
·WSSV完整病毒粒子的制备 | 第102页 |
·dsRNA的体外合成 | 第102-104页 |
·dsRNA体内注射 | 第10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104-105页 |
·逆转录PCR | 第105-106页 |
3 结果 | 第106-109页 |
·dsRNA的体外合成 | 第106-10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dsRNA对WSSV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107-108页 |
·逆转录PCR分析特异性dsRNA对病毒相应基因转录的抑制作用 | 第108-109页 |
4 讨论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8页 |
附录 | 第128-137页 |
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28-129页 |
2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129-133页 |
3 常规实验方法 | 第133-137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