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及总体框架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本文总体框架 | 第11-12页 |
| 2 关于县域经济基本理论 | 第12-15页 |
| ·县域经济含义 | 第12页 |
| ·县域经济特征 | 第12-13页 |
| ·研究县域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 ·增长极理论 | 第13页 |
| ·内生性增长理论 | 第13-14页 |
| ·梯度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 3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 第15-18页 |
|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 第15-16页 |
| ·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结果 | 第15页 |
| ·对辽宁县域经济总量的描述 | 第15-16页 |
| ·辽宁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8页 |
| 4 影响辽宁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 第18-22页 |
| ·影响辽宁县域经济的外生因素 | 第18-20页 |
| ·地理区位的影响 | 第18页 |
| ·县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因素 | 第18-19页 |
| ·县域工业化因素 | 第19页 |
| ·经济政策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内生因素 | 第20-22页 |
| ·投资因素 | 第20页 |
| ·消费因素 | 第20页 |
| ·对外贸易因素 | 第20-22页 |
| 5 对影响辽宁县域经济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 第22-35页 |
| ·对辽宁县域经济进行总体分析 | 第22-24页 |
| ·经济发达县域的指标计算 | 第24-26页 |
| ·经济较发达县域的指标计算 | 第26-28页 |
| ·经济欠发达县域的指标计算 | 第28-30页 |
| ·经济不发达县域的指标计算 | 第30-32页 |
| ·对结果的分析解释 | 第32-35页 |
| ·回归系数分析 | 第32-33页 |
| ·通径系数分析 | 第33-35页 |
| 6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第35-42页 |
|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先例 | 第35-37页 |
|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第37-42页 |
|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目标 | 第37-38页 |
| ·发展具有辽宁特色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 第38-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