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 引言 | 第14-32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简介 | 第14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的分类地位 | 第14-15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性质 | 第15-16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 第15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性质 | 第15-16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重要的功能与机理研究 | 第16-19页 |
·溶磷、解钾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 | 第16-18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固氮研究 | 第18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在生产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对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 | 第19-24页 |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20页 |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0-22页 |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分离、培养法 | 第22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 | 第22-24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蛋白质组学概述 | 第24-25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第25-28页 |
·双向电泳技术 | 第25-26页 |
·双向差异凝胶电泳 | 第26-28页 |
·蛋白质组学鉴定技术 | 第28-29页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 第28页 |
·电喷雾质谱技术 | 第28-2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46页 |
·材料 | 第32-37页 |
·菌株 | 第32页 |
·常用酶及试剂盒 | 第32页 |
·试验试剂 | 第32-34页 |
·试验设备 | 第34-35页 |
·其他实验器材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37页 |
·方法 | 第37-46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田间小区试验 | 第37-38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菌液的配制 | 第37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田间小区试验的设计 | 第37页 |
·作物生长状况调查 | 第37-38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38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38页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38-41页 |
·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 | 第38-39页 |
·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测定 | 第39-40页 |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PCR-DGGE | 第41-43页 |
·土壤 DNA 的提取 | 第41页 |
·16S rDNA 的 V3 区 PCR 扩增 | 第41-42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第42-43页 |
·蛋白质组学 | 第43-46页 |
·蛋白质的提取 | 第43-44页 |
·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44-45页 |
·蛋白质凝胶扫描及图像分析 | 第45页 |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分析 | 第45-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79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土壤生态效应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46-62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花生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50-52页 |
·对花生株高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花生植株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51页 |
·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对花生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52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对莴苣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52-54页 |
·对莴苣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52-53页 |
·对莴苣产量的影响 | 第53页 |
·不同处理对莴苣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花生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之间与花生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页 |
·花生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P. mucilaginosus 3016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55-62页 |
·土壤 DNA 提取结果 | 第55-56页 |
·16S rDNA V3 区扩增结果 | 第56-57页 |
·DGGE 指纹图谱优势条带的回收测序 | 第57-62页 |
·胶质类芽孢杆菌 3016 溶磷分子机理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62-79页 |
·有磷处理后 P. mucilaginosus 3016 蛋白双向电泳及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有磷处理后引起的 P. mucilaginosus 3016 差异蛋白点的 MALDI-TOF 质谱鉴定 | 第64-67页 |
·经有磷条件处理后的 P. mucilaginosus 3016 的差异表达蛋白 | 第67-79页 |
·经有磷条件处理后的 P. mucilaginosus 3016 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 | 第67-70页 |
·与有磷条件处理相比的 P. mucilaginosus 3016 表达下调的差异蛋白 | 第70-76页 |
·差异蛋白与体内代谢途径的关系 | 第76-77页 |
·P. mucilaginosus 3016 溶磷过程与差异蛋白之间的关系 | 第77-79页 |
4 讨论 | 第79-82页 |
5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