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基于三缺口模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2 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第11-16页 |
·哈罗德-多马模型理论 | 第11-12页 |
·两缺口模型理论 | 第12-13页 |
·三缺口模型理论 | 第13-15页 |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小结及研究启示 | 第15-16页 |
·政策搭配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国外政策理论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国内政策搭配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政策搭配文献梳理总结 | 第18页 |
·文献综述总结和启示 | 第18-20页 |
3 潜在产出及产能利用率的测算 | 第20-31页 |
·测算潜在产出的方法 | 第20-22页 |
·统计分解趋势法 | 第20页 |
·经济结构关系估计方法 | 第20-22页 |
·资本存量的测算 | 第22-25页 |
·基年固定资本存量 | 第22-23页 |
·当年投资额及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 | 第23页 |
·确定经济折旧率δ | 第23页 |
·估算1978-2010资本存量 | 第23-25页 |
·生产函数法测算潜在产出 | 第25-29页 |
·产出函数估计模型及方法 | 第25页 |
·生产函数估计结果 | 第25页 |
·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第25-27页 |
·估算潜在就业人数 | 第27-28页 |
·测算潜在产出、生产能力利用率 | 第28-29页 |
·章节总结与结论 | 第29-31页 |
4 中国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基于三缺口模型 | 第31-44页 |
·三缺口模型 | 第31-34页 |
·模型参数的简要说明 | 第32-33页 |
·三缺口模型公式及推导 | 第33-34页 |
·三缺口模型的均衡分析 | 第34页 |
·中国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 | 第34-38页 |
·数据样本及主要变量说明 | 第35页 |
·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及政策目标 | 第38-44页 |
·经济失衡根源 | 第38-42页 |
·政策目标 | 第42-44页 |
5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 | 第44-48页 |
·财政政策 | 第44-46页 |
·加大政府部门投资 | 第44-45页 |
·缩小政府部门储蓄 | 第45-46页 |
·外贸政策 | 第46-47页 |
·提高国际分工位置,减少中间货物的进口 | 第46页 |
·优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顺差 | 第46-47页 |
·汇率政策 | 第47页 |
·政策搭配方案 | 第47-48页 |
6 论文总结及不足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48页 |
·论文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