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碳纤维及碳纤维布 | 第11-14页 |
·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碳纤维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 | 第12-14页 |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论 | 第14-18页 |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第15-16页 |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特性 | 第16-17页 |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第18-22页 |
·碳纤维的表面改性 | 第19-20页 |
·电化学氧化法 | 第20-21页 |
·表面涂层法 | 第21页 |
·等离子改性法 | 第21-22页 |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表征 | 第22页 |
·剪切增稠液体(STF)概述 | 第22-23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3-2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碳纤维布表面改性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 第25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25-26页 |
·表面改性剂的制备 | 第26页 |
·表面改性剂-STF 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26页 |
·表面改性剂的红外测试 | 第26页 |
·PEG 改性前后 SiO2颗粒的 SEM 观察 | 第26页 |
·PEG 改性后的 SiO2的 TEM 观察 | 第26页 |
·表面改性剂的流变性能的测试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5页 |
·PEG 改性前后 SiO2的红外测试分析 | 第26-27页 |
·PEG 改性前后 SiO2的形貌 | 第27-29页 |
·STF 的流变性能 | 第29-35页 |
·SiO2质量分数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PEG 分子量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环境温度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STF 的可逆性 | 第34-35页 |
·本章小论 | 第35-37页 |
第3章 碳纤维布的表面改性及性能表征 | 第37-45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 第37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37页 |
·碳纤维布的表面处理 | 第37-38页 |
·碳纤维布的表面预处理 | 第37-38页 |
·表面改性剂对碳纤维布的表面处理 | 第38页 |
·表面改性前后碳纤维布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38-39页 |
·碳纤维的晶体结构测试 | 第38-39页 |
·碳纤维布中碳纤维的表面微观结构观察 | 第39页 |
·碳纤维布中碳纤维的表面形貌观察 | 第39页 |
·碳纤维布的红外测试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预处理方法对碳纤维布本体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预处理方法对碳纤维布中碳纤维的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表面处理对碳纤维布中碳纤维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41-42页 |
·表面改性剂处理对碳纤维布红外谱图的影响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碳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和界面性能的表征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 第45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45-46页 |
·碳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6页 |
·碳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测试 | 第47-48页 |
·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观察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第48-50页 |
·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 第50-52页 |
·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形貌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