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专用校车车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校车的起源 | 第14页 |
·我国校车的发展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与发展 | 第16-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与发展 | 第17-1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 | 第18-19页 |
·选题的内容概述 | 第19-20页 |
·本文的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车架结构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 第21-47页 |
·建模软件简介 | 第21-22页 |
·Pro/Engineer软件简介 | 第21页 |
·Hypermesh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ABAQUS软件介绍 | 第22页 |
·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 | 第22-26页 |
·建模方法 | 第22页 |
·建立车架的几何模型 | 第22-23页 |
·Pro/E软件与Hypermesh软件的连接 | 第23-24页 |
·车架单元的选择 | 第24页 |
·车架的网格划分 | 第24-25页 |
·悬架弹簧的模拟 | 第25-26页 |
·静力分析的特点和步骤 | 第26页 |
·创建材料和截面属性 | 第26-28页 |
·车架计算所考虑的载荷 | 第28页 |
·工况分析 | 第28-29页 |
·载荷计算公式 | 第29页 |
·极限制动工况 | 第29-34页 |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30-31页 |
·结果提取与分析 | 第31-34页 |
·极限左转弯工况 | 第34-39页 |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34-35页 |
·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极限右转弯工况 | 第39-43页 |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39-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垂直极限工况 | 第43-46页 |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车架的刚度分析 | 第47-54页 |
·引言 | 第47页 |
·弯曲刚度与扭转刚度的计算公式 | 第47-48页 |
·刚度分析的基本参数 | 第48页 |
·弯曲刚度分析 | 第48-51页 |
·定义车架的边界条件和集中载荷 | 第48-50页 |
·结果提取与刚度计算 | 第50-51页 |
·扭转刚度分析 | 第51-53页 |
·定义车架的边界条件和集中载荷 | 第51-52页 |
·结果提取与刚度计算 | 第52-53页 |
·刚度校核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模态分析 | 第54-63页 |
·模态分析的定义及作用 | 第54-55页 |
·求解方法简述 | 第55页 |
·车架模态分析的评价原则 | 第55页 |
·动力学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模态分析的步骤 | 第56-5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4页 |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