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与油松形态解剖学和细胞学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柴松概况 | 第10-11页 |
| ·柴松的分类与分布 | 第10页 |
| ·柴松的利用价值 | 第10页 |
| ·柴松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松属植物解剖学研究 | 第11-13页 |
| ·松属植物针叶解剖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松属植物木材解剖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林木核型研究 | 第13-16页 |
| ·核型特征 | 第14-15页 |
| ·松科植物核型类型 | 第15页 |
| ·松属植物核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柴松和油松比较解剖学研究 | 第17-2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7-18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 ·针叶解剖结构及其比较 | 第18-20页 |
| ·木材解剖结构及其比较 | 第20-23页 |
| ·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柴松和油松核型分析与比较 | 第25-29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 ·种子材料采集 | 第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 ·试验结果 | 第26-28页 |
| ·柴松核型 | 第26-28页 |
| ·油松核型 | 第28页 |
| ·柴松和油松核型比较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同一栽培环境下柴松和油松苗期差异性比较 | 第29-3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1页 |
| ·种子材料 | 第29页 |
| ·幼苗培育 | 第29页 |
| ·生理指标测定 | 第29-31页 |
| ·切片制作和观察 | 第31页 |
| ·数据测量和分析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 ·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及其比较 | 第31-32页 |
| ·针叶解剖结构及其比较 | 第32-34页 |
| ·茎干解剖结构及其比较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