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的人生及事业 | 第12-17页 |
一、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的历史背景 | 第12-13页 |
二、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的人生 | 第13-14页 |
三、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的文化事业 | 第14-15页 |
四、佛皇陈仁宗的文化事业在越南文学史上的影响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的作品及思想 | 第17-29页 |
一、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的作品 | 第17-22页 |
二、越南陈代诗僧陈仁宗的禅学思想 | 第22-24页 |
(一) "即心即佛" | 第22-23页 |
(二) 积极入世精神 | 第23-24页 |
三、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汉禅诗的基本特点 | 第24-26页 |
(一) 悟:无常、无我禅诗 | 第24-25页 |
(二) 悟:直感心灵禅诗 | 第25页 |
(三) 悟:山水、田园禅诗 | 第25-26页 |
四、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汉禅诗在越南文学史上的地位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禅诗与中国禅宗的比较 | 第29-37页 |
一、中国禅学对越南诗僧佛皇陈仁宗和竹林禅派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一) 毗尼多流支禅派对越南陈代诗僧陈仁宗和竹林禅派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 无言通禅派对越南陈代诗僧陈仁宗和竹林禅派的影响 | 第30页 |
(三) 草堂禅派对越南陈代诗僧陈仁宗和竹林禅派的影响 | 第30-31页 |
(四) 竹林禅派的形成 | 第31页 |
二、越南陈代诗僧佛皇陈仁宗的汉禅诗与中国唐代禅诗的比较研究 | 第31-37页 |
(一) 中越禅宗的境界论的比较 | 第31-34页 |
(二) 中越禅宗的开悟论的比较 | 第34-35页 |
(三) 中越禅宗的本心论的比较 | 第35-36页 |
(四) 中越禅宗的迷失论的比较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