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矩阵强迫解耦法误差分析及其修正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强迫解耦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阻尼模型概述 | 第19-28页 |
·不可解耦阻尼的充要条件 | 第19-20页 |
·阻尼力分类 | 第20-21页 |
·阻尼模型的分类 | 第21-23页 |
·粘滞阻尼模型 | 第21-22页 |
·复阻尼模型 | 第22-23页 |
·库仑阻尼模型 | 第23页 |
·各种阻尼模型在结构抗震中的选取 | 第23-24页 |
·粘滞阻尼模型 | 第23页 |
·复阻尼模型 | 第23-24页 |
·库仑阻尼模型 | 第24页 |
·粘滞阻尼矩阵的解法 | 第24-27页 |
·多自由度体系可解耦阻尼模型 | 第24-26页 |
·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学方程解法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强迫解耦原理 | 第28-37页 |
·强迫解耦法概述 | 第28-29页 |
·强迫解耦法定义 | 第29-31页 |
·前强迫解耦法 | 第29-30页 |
·后强迫解耦法 | 第30-31页 |
·等效强迫解耦法 | 第31页 |
·等效强迫解耦法原理 | 第31-34页 |
·速度向量选取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剪切型结构强迫解耦计算 | 第37-48页 |
·剪切型结构阻尼矩阵模型 | 第37页 |
·结构运动方程 | 第37-42页 |
·动力方程 | 第37-38页 |
·结构变形方程 | 第38-39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9页 |
·运动方程 | 第39-42页 |
·剪切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阻尼矩阵 | 第42-44页 |
·前强迫解耦法计算 | 第44-45页 |
·后强迫解耦法计算 | 第45页 |
·等效强迫解耦法计算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及方法验证 | 第48-59页 |
·结构阻尼矩阵计算 | 第49-52页 |
·多自由度有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水平位移 | 第52-55页 |
·多自由度有阻尼体系强迫振动水平位移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本文完成主要工作 | 第59页 |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