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多源微网中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第8-9页
   ·含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第9-11页
     ·微电网的概念第9-10页
     ·微电网的基本结构第10页
     ·微电网中的微电源(分布式电源)第10-11页
   ·多源微网中孤岛检测的意义与现状第11-13页
     ·孤岛检测的意义第11-12页
     ·孤岛检测的现状第12-13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多源微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孤岛划分第14-24页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的基本原则第14页
   ·传统配电网的基本接线方式第14-17页
     ·辐射接线方式第14-15页
     ·分段联络线型接线方式第15页
     ·“手拉手”型接线方式第15-16页
     ·网格型接线方式第16页
     ·环网柜接线方式第16-17页
   ·含微网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第17-20页
     ·含微网的辐射状结构第17页
     ·含微网的双放射型接线第17页
     ·含微网的单环网结构第17-18页
     ·含微网配电网的双环结构第18-19页
     ·含微网的“手拉手”接线方式第19页
     ·含微网的三线接线方式第19-20页
     ·含微网的多分多段接线方式第20页
   ·孤岛划分第20-23页
     ·孤岛划分准则第20-21页
     ·解列方式第21-22页
     ·孤岛划分的数学模型第22页
     ·问题求解第22页
     ·可靠性指标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孤岛效应及其检测方法第24-35页
   ·孤岛产生及孤岛运行第24-26页
     ·孤岛发生的机理第24-25页
     ·孤岛运行第25页
     ·孤岛运行方式分类第25-26页
   ·孤岛的危害及其检测标准第26-27页
     ·孤岛效应产生的危害第26页
     ·孤岛检测相关标准第26-27页
   ·孤岛检测方法分类第27-34页
     ·电网侧远程监测法第27-29页
     ·无源检测法(被动检测法)第29-31页
     ·有源检测方法(主动检测法)第31-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滑模频率偏移法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第35-45页
   ·传统滑模频率偏移法检测原理第35-36页
   ·不同类型负载频率轨迹变化第36-38页
   ·滑模频率偏移法的算法改进与实现第38-42页
     ·传统滑模频率偏移法检测不足之处第38-39页
     ·改进算法原理第39页
     ·改进算法参数优化第39-41页
     ·检测盲区分析第41-42页
   ·改进算法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基于可控短路阻抗测量法的多源微网孤岛检测研究第45-63页
   ·可控短路阻抗测量法的基本原理第45-47页
     ·判定依据分析第45页
     ·检测原理分析第45-46页
     ·该检测方法优点第46-47页
   ·模型建立及参数计算第47-50页
     ·模型建立第47页
     ·模型参数计算第47-50页
   ·短路电流公式推导第50-51页
   ·短路脉冲信号的处理方法第51-53页
     ·峰值判据(最大值法)第51-52页
     ·全面积判据第52页
     ·有效值判据第52-53页
   ·孤岛检测信号间的干扰抑制第53-55页
   ·脉冲电流变化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机理第55页
   ·MATLAB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5-62页
     ·理论正确性验证第57-58页
     ·孤岛判据性能检验第58-61页
     ·本方案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页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9-70页
个人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膏基外墙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峰值30兆瓦光伏电站发电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