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煤炭企业并购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并购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效率理论 | 第21-22页 |
·信息信号理论 | 第22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2-23页 |
·自由现金假说理论 | 第23页 |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3-24页 |
·并购收益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4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4-25页 |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5-27页 |
3 企业并购成本收益概述 | 第27-35页 |
·并购的内涵及分类 | 第27-29页 |
·并购的内涵 | 第27-28页 |
·并购的分类 | 第28-29页 |
·并购成本的分类及计量原则 | 第29-31页 |
·并购成本的分类 | 第29-30页 |
·并购成本的计量原则 | 第30-31页 |
·并购收益评价 | 第31-33页 |
·并购收益评价目标 | 第31-32页 |
·并购收益评价主体 | 第32页 |
·并购收益评价客体 | 第32页 |
·并购收益评价指标 | 第32页 |
·并购收益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成本收益分析概述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煤炭企业并购分析 | 第35-45页 |
·煤炭企业并购背景、动因及现实性 | 第35-41页 |
·煤炭企业并购背景 | 第35-38页 |
·煤炭企业并购动因 | 第38-39页 |
·煤炭企业并购的现实性 | 第39-41页 |
·煤炭企业并购特征 | 第41-43页 |
·煤炭企业并购的基本原则 | 第41页 |
·煤炭企业并购的基本目标 | 第41-42页 |
·煤炭企业并购的基本模式 | 第42-43页 |
·煤炭企业并购现状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煤炭企业并购成本收益研究 | 第45-59页 |
·煤炭企业并购成本分析 | 第45-46页 |
·煤炭企业并购成本的概念 | 第45-46页 |
·煤炭企业并购成本的计量 | 第46页 |
·煤炭企业并购收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6-52页 |
·煤炭企业并购收益指标构建的原则 | 第47-48页 |
·煤炭企业并购收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52页 |
·煤炭企业并购收益评价方法 | 第52-56页 |
·熵值法 | 第53-54页 |
·时序多指标综合动态评价法 | 第54-56页 |
·煤炭企业并购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煤炭企业并购成本-收益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 第59-85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的现状 | 第59-69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行为主体 | 第59-64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现状分析 | 第64-69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成本-收益实证研究 | 第69-81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主体数据收集 | 第69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成本计量 | 第69-71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收益评价 | 第71-79页 |
·山西省煤炭企业并购成本收益效率分析 | 第79-81页 |
·对策建议 | 第81-83页 |
·宏观层面 | 第81页 |
·微观层面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所作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86-87页 |
·所作的主要工作 | 第86页 |
·创新点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