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 1、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2、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3、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 ·论文架构及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二、叶大兵的学术与人生 | 第14-22页 |
| 1、少年时代的学术启蒙时期(1928-1955 年) | 第15-16页 |
| 2、文艺研究和戏曲创作时期(1956-1976 年) | 第16-17页 |
| 3、区域民俗文化研究时期(1977-1997 年) | 第17-19页 |
| 4、应用民俗学实践的学术黄金期(1998-至今) | 第19-22页 |
| 三、叶大兵的区域民俗学研究 | 第22-32页 |
| 1、温州经济民俗研究 | 第22-25页 |
| ·民俗学视角下的“温州模式”研究 | 第22-24页 |
| ·行业民俗研究 | 第24-25页 |
| 2、温州民间文学研究 | 第25-27页 |
| ·传统民间文化研究——从《中国百戏史话》到《瓯剧史研究》 | 第25-26页 |
| ·民间文艺研究——温州史话、歌谣、童话、竹枝词研究 | 第26-27页 |
| 3、叶大兵的区域民俗学研究在民俗学界的影响 | 第27-32页 |
| ·立足故乡——《温州民俗》到《温州民俗大观》 | 第27-28页 |
| ·面向全国——《中国风俗辞典》到《俗海三部曲》 | 第28-30页 |
| ·走出国门——中日比较民俗学系列成果 | 第30-32页 |
| 四、叶大兵的应用民俗学 | 第32-44页 |
| 1、重视“微观研究” | 第32-33页 |
| 2、民俗学和企业文化的结合 | 第33-37页 |
| ·初探企业文化——纽扣研究 | 第34-35页 |
| ·初获实践成果——鞋文化研究 | 第35-36页 |
| ·渐入佳境——锁文化研究 | 第36-37页 |
| 3、民俗学和当下社会的融合 | 第37-41页 |
| ·拦街福变异的研究 | 第38-39页 |
| ·殡葬风俗改革的意见 | 第39-40页 |
| ·宗祠发展之路的探讨 | 第40-41页 |
| 4、叶大兵的应用民俗学研究在民俗学界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在中国民俗学界的影响 | 第41页 |
| ·对当地民俗学传播的贡献 | 第41-44页 |
| 五、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附录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