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绪论 | 第11-15页 |
| 1、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 2、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页 |
| 3、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木版年画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源流 | 第15-19页 |
| 1、木版年画的起源与流变 | 第15-16页 |
| 2、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变迁 | 第16页 |
| 3、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变迁 | 第16-19页 |
| 二、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代表 | 第19-37页 |
| 1、郭泰运: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第19-22页 |
| 2、任鹤林:首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第22-30页 |
| 3、张连生:朱仙镇年画街万同老店传承人 | 第30-37页 |
| 三、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模式探析 | 第37-41页 |
| 1、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三种传承路径 | 第37-38页 |
| ·家族式代际传承 | 第37-38页 |
| ·招收学徒 | 第38页 |
| ·开设学习班 | 第38页 |
| 2、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模式 SWOT 分析 | 第38-41页 |
| 四、文化自觉与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保护 | 第41-54页 |
| 1、“文化自觉”语境的形成 | 第41-42页 |
| 2、“文化自觉”语境的主体 | 第42-47页 |
| ·“文化自觉”语境下的政府角色 | 第43-44页 |
| ·“文化自觉”语境中的专家学者角色 | 第44-46页 |
| ·“文化自觉”语境中的传承人角色 | 第46-47页 |
| 3、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保护策略 | 第47-54页 |
| ·把根留住:“技艺”保护 | 第47-48页 |
| ·记忆之所:“记忆”保护 | 第48-50页 |
| ·可持续发展:产业化保护 | 第50-51页 |
| ·生态旅游:保护性旅游开发 | 第51-54页 |
| 五、结语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朱仙镇木版年画相关图片资料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