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盐法预处理提高棉秆糖化效率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28页 |
·生物质能与燃料乙醇 | 第9-10页 |
·生物质能 | 第9页 |
·燃料乙醇 | 第9-10页 |
·国内外纤维素乙醇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木质纤维素 | 第10-14页 |
·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 第11-12页 |
·木质纤维素的物理结构 | 第12-14页 |
·预处理技术进展 | 第14-21页 |
·物理法预处理 | 第15-16页 |
·化学法预处理 | 第16-19页 |
·物理化学法预处理 | 第19-20页 |
·生物法预处理 | 第20-21页 |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酶水解 | 第21-26页 |
·纤维素酶的组成 | 第21页 |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 | 第21-22页 |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 | 第22-24页 |
·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6-2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实验用酶制剂 | 第28页 |
·实验药品 | 第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4页 |
·原料分析 | 第29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9-30页 |
·底物酶水解 | 第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固相物质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3页 |
·固相物质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计算公式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62页 |
·亚硫酸盐预处理棉秆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4-47页 |
·原料成分分析 | 第34页 |
·亚硫酸氢钠用量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4-37页 |
·硫酸用量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液比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预处理温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1-43页 |
·保温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纤维素酶用量对底物水解的影响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亚硫酸盐预处理化学反应历程研究 | 第47-50页 |
·预处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第47-48页 |
·预处理过程中酶水解转化率与葡萄糖得率的变化 | 第48页 |
·预处理过程中木素溶出率的变化 | 第48-49页 |
·预处理过程中戊聚糖溶出率与戊聚糖保留率的变化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酸法预处理与亚硫酸盐法预处理的比较 | 第50-60页 |
·硫酸法预处理效果 | 第50-53页 |
·亚硫酸法预处理效果 | 第53-55页 |
·亚硫酸盐法与酸法预处理效果的比较 | 第55-56页 |
·亚硫酸盐法与酸法预处理后底物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56-59页 |
·亚硫酸盐法与酸法预处理后底物的红外分析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不同部位棉秆的亚硫酸氢钠预处理的差别 | 第60-62页 |
4 全文总结 | 第62-64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63-64页 |
5 展望 | 第64-6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8 致谢 | 第74页 |